第 51 章(2/2)
郑唯和李纯和定亲了,日子定在明年春天,还有八个月时间。
李纯和不想跟郑唯分开两地,想让郑唯留在京城,这样他们就可以天天见面。但是郑瑾明尚未有能力接手整个郑家生意,虽然郑天磊和金玉可以帮助他,可是郑天磊老了力不从心,金玉刚刚接手,郑唯觉得自己才是三叔的得力助手,想回去番城继续帮三叔打理生意。
但是他又不想跟李纯和分开,但是他留在京城没有职位,也没有生意,天天过着闲人帮的生活。
李纯和见郑唯陷入两难,不想他难做。看郑唯好像喜欢留在番城,便在瑞王爷那里得到允许,提前过去番城体验生活。
等年底回来陪瑞王爷过新年,然后做好待嫁准备。
于是,一行人出发回去番城。
郑家几个老人家在家天天盼着孩子们早日回来,终于见到孩子们回来了,特别高兴。尤其是郑唯,还带了个女孩回来,牵着女孩的手来到长辈面前介绍:“曾奶奶,爷爷,奶奶,这是纯和郡主,是皇上给我赐婚的女子。”
几个长辈听到李纯和的身份,向她行礼问好:“郡主好”
“免礼。”李纯和让他们平身之后,说道:“你们是哥哥的长辈,也就是我的长辈,以后无须多礼。”
郑天磊说道:“这怎么行呢?”
李纯和说:“行行行,你们都是我尊敬的人,无须多礼。”
杨诗瑶觉得很意外,为什么郑唯突然接受皇上的赐婚,他之前明明是那么抗拒结婚的。
然后私底下问了金玉是怎么回事,金玉一五一十告诉她去京城路上遇到的事情。
金玉想起有一次她跟郑唯的谈话,他想跟一个自己朝昔相处的女人成亲,但又不喜欢是别人刻意安排的对象。
和小郡主相遇并非人为,加上郑唯天生热心肠,在去京城十几天的路途上和小郡主相处,男未娶女未嫁,的确是挺容易产生感情的。
不过,这一切都是缘分,就像她和郑瑾明那样,小时候相遇,长大以后成为夫妻。
郑唯和李纯和尚未成亲,不能同住一个院子里,于是安排她住在另一个院子。怕公开李纯和的身份招来生非,对外宣称李纯和是郑唯母亲娘家的孩子,是郑唯的表妹。
金玉从京城回来后,拿着一路上买回来的特产,回去娘家一趟。
金家去平时一样,没什么特别,金文昊依旧见到名贵的礼物很开心;叶春柔拉着她聊聊天,叮嘱她在郑家要好好伺奉公婆之类的话;李秋兰和金婵依旧想通过金玉搭上郑唯,金玉说郑唯已经被皇上赐婚了,她们才打消念头。
金婵比金玉小一岁多,但也已经十五岁了,婚事还没定下来。李秋兰让金玉介绍个有财英俊的少爷给金婵认识,金玉一直都不吱声。
金玉看到爹娘和弟弟安好,便离开金家回去。
从京城回来两天后,郑瑾明和郑唯开始外出巡铺巡作坊,收账对账。
金玉也有茶馆要去管,李纯和在府里无聊,跟着金玉一起去茶馆工作。
“三婶!”李纯和比金玉小两岁,照理她要喊金玉为姐姐。因为郑唯的辈分低,她跟着郑唯喊金玉为三婶。
“怎么了?”金玉在对着账本算账,停下来,看着小郡主。
李纯和问:“做郑家的媳妇是不是要学会管账、做生意?”
金玉想了一下,好像郑奶奶和郑爷爷两个人白手起家,相互扶持积累的财富。到了郑天磊接手的时候,郑家的生意还是小规模,后来跟杨诗瑶成亲,两夫妻一起做生意,就越做越大,一不小心成为城里的首富。金玉嫁进来后,从来没有人要求她参与生意上的事情,前一段时间郑瑾明说要送这茶馆给她,让她自己打理。
金玉说:“这个……我不太清楚的,之前我是不用出来管账的,可你三叔说他工作很多,希望我帮他分担一些。”
“原来是这样……”李纯和认真地点头,又说:“那三婶你教我管账好吗?等我成亲以后,我也要给哥哥分担一些。”
“好,那我现在教你看账本。”金玉拿着手头上的账本,对小郡主说:“你看,这是……”
小郡主读过书,也会算术,对于金玉说的东西,还能理解。
突然,一个下人突兀地进来茶馆,来到金玉面前。
金玉颇感惊讶,看着气喘喘的金家下人,问道:“怎么了?”
下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四小姐,你快回府里看看,老爷快不行了!”
“我爹怎么了?”金玉的心里“噔”一下,前天回娘家看过爹娘,金文昊精神很好,饭量也很好,怎么突然就说不行呢?
下人焦急地说:“四小姐,你赶快回去看看啊,夫人已经派人叫其他小姐赶回金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