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66章 点将!

第466章 点将!(2/2)

目录

定囊、雁门、代、上四郡,更就此元气大伤,在往后数十年里接连不断接收内陆移民,才总算是恢复元气。

更要命的是:和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先锋踏足关中,火烧回中宫一样;

这一次,汉家又有一座行宫,被匈奴先锋所点燃。

而且这一次,火光距离长安更近。

——不再是直线距离长安二百里,实际路程三百余里的回中宫;

而是直线百余里,路途也不超过二百里的甘泉宫!

甘泉宫!

汉天子于每年夏季,前去避暑的甘泉行宫!

这一事件,为后世人称之为‘火烧回中宫’,也被当时的汉室官方正式命名为:凌辱之恨。

正如以上所言:从吴楚之乱得以平定,一直到景帝末年的凌辱之恨,汉室北方边墙的状况,实际上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的。

在此前提下——在边防状况越来越糟糕、边防压力越来越大的前提下,郅都能为位处边境第一线的雁门郡,带来长达数年的绝对和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汉室这边,天子病重,储君少弱;

关东暗流涌动,边关守备空虚;

反观匈奴人——军臣单于才刚整合单于庭,正处于权利的鼎盛时期,恰好匈奴帝国,也刚好到达了军事实力的巅峰。

两相对比之下,双方之间打出火烧回中宫、汉北四郡糜烂的结果,几乎是必然。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郅都一个‘戴罪之臣’,一边顶着窦太后为孙儿刘荣报仇的压力,一边还能打的匈奴人抱头鼠窜——都不敢朝自己的木像挽弓搭建,以至于不敢再靠近雁门!

刘荣只想说:上一个达成如此成就——上一个让匈奴人不敢靠近其防守区域的人,还是太宗皇帝年间的魏尚。

至于下一个

大概率不是卫霍,就是霍卫。

——连接连取得朝那、河套两战胜利的程不识,都还不曾被匈奴人如此‘礼待’!

如此将才摆在面前,偏偏汉家眼下又饱受将官稀缺之苦;

刘荣难道还能放着郅都不用

难道还真能把匈奴人官方认定的‘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召回长安给自己做保镖头子,又或是京都治安大队队长

开什么玩笑……

“不妨明告将军。”

“——高阙之战,已然定下章程。”

“庙算,得胜。”

见郅都思虑良久,却始终不发一言,刘荣倒也没有急着催。

而是如是一语,将郅都的注意力拉回眼前,而后再道:“将军亦曾戍边,非‘南将’。”

“高阙有多重要,得之何利、失之何弊,无须朕过多赘述。”

“——只要高阙在手,即便朕自此不复用兵于草原,我汉家,也至少可得二十年太平!”

“二十年后,也至多不过是高阙告急,而非边关告急。”

“更何况拿下高阙后,朕也不可能就此偃旗息鼓,与匈奴人握手言和。”

“——朕,有太多太多账,要和匈奴人算。”

“我汉家,也有太多太多国仇、家恨,要向匈奴人讨要。”

“所以高阙,朕是一定要得到的,这一点没有商量。”

“区别只在于:苍鹰郅都,是否愿意为国之爪牙——替朕飞去朔方,啄瞎匈奴人的眼睛,叼走匈奴人的哨卫”

“又或朕,还需另寻先锋,以此泼天之功相酬……”

实际上,并不需要刘荣说这么多——又是夸、又是捧,又是以武勋诱惑之类;

单就是过去这几年,从天子心腹、预备九卿,到边关将领、博望侯属从的巨大落差,就足以让眼下的郅都,不顾一切的赌这一把。

之所以在刘荣发出邀请后,没有第一时间作出答复,而是皱眉陷入沉思,自是和先前,郦寄、栾布、韩颓当三位老将一样。

——高阙,很难打。

天时、地利、人和皆具,也不过是堪堪‘有可能’。

但凡缺其一,便几乎不可能成功!

郅都确实是要赌这一把。

但也恰恰是因为要‘赌’,郅都才不得不慎重思考,好得出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以取得刘荣的信任。

——郅都根本不相信刘荣,会无条件把攻打高阙的先锋任务,交给自己这么个‘非亲非故’的先帝遗臣。

若是不能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郅都根本无法保证这个机会,不会被刘荣交到其他人手中。

比如博望侯程不识;

比如飞将军李广。

再不济,也还有郦寄、栾布、韩颓当三位老将军兜底。

冲锋陷阵,他们或许不再有那个力气了;

但指挥作战,总还是不在话下的……

只是此战的目标,终归是不亚于函谷关的高阙。

即便再怎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郅都最终,也依旧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

——于冬天开战,趁河面冰封夜班而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已经是汉家从战术方面,所能达到的极限。

去掉护城河:大河的阻碍,并制造出突袭机会,已经是汉家在战术层面,能为前线将士争取到的最大优势了。

剩下的,就只能靠将士们一刀、一枪去拼。

于是,郅都的关注点,很快就从战斗本身,转移到了战前准备方面。

——要想让高阙外的大河冰封,非腊月凛冬不可为!

而在能冰封大河的腊月,汉军将士们在河套北部,也很难不被‘冰封’。

既然战略战术层面,汉家已经无法做到更多,那唯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来降低必然会出现的非战斗减员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