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寿宴(2/2)
罗学云窸窸窣窣起床,洗漱过后就去了幺爷家,办宴席不愁没饭吃,大锅的烟火气早就映衬朝阳。
“玄鹤千年寿,苍松万古青。”
罗学云念完寿联,看着大红色的寿幛,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国人讲究事死如生,寿礼葬礼有很多东西都是对应的,只不过颜色不同,有时难免生出无端联想。
“谁送的,来这么早?”
罗学长道:“明现哥一家,都在帮忙了。”
“真是……服了。”
罗学云答应过幺爷,好好给他操办寿宴,圆满他心事,但没想到这么圆满,恐怕今天来人不会少,而叫别人迎来送往陪着笑脸很容易,轮到自己,真有些难绷。
跟着到的是戏班子。
那代人的习惯,过寿要请戏班添兴,只不过是皮影戏,在搭建好的台子前准备起来。
随着日头慢慢到顶,来的客人越来越多,虽说罗学云只是帮办总管,迎客自有永长升腾兄弟和他们的父亲广进哥俩,可给老爷子拜过寿,这些亲朋跟约好似的,都要问一问学云在哪,仿佛他一同过寿一样。
罗学云以身作则,自然不能发怒甩脸,微笑以对,跟七大姑八大姨等诸多不认识的亲戚寒暄。
有时候想想请客的规矩是真多,按规矩摆八仙桌,标准一桌八人,每个人坐什么位置都要讲究。
先给客人划分属性,老人、辈份高、地位高、稀客、贵客需居上席,正宗是坐北朝南,若房子方位不正,则需背靠中堂,面对大门,迎门进来的都能直接看到上席宾客的面目,以便点头哈腰打招呼。
一桌辈分最低,年纪最轻者,须坐在下首,负责餐桌体力活,接菜上菜发烟腾盘,倒酒一般不用,都是谁会来事谁去,得抢的。
尊卑、亲疏、主陪、贵稀之分,近来虽不严格,但大家心里都有数,别看老大爷很会拉扯,一副我坐哪都无所谓的谦和模样,可若谁真顺水推舟,坐在自己不该做的位置,保管要遭旁人白眼,嘲讽不懂事。
年轻人要摸不准辈分,就机灵一点,站着看,等长辈们拉扯完,剩下位置就是你的。
随着客人越来越多,院里院外逐渐有坐不下的趋势,此情景大大出乎罗学长的预料,以他家的合计,不该来这么多人。
罗学云只能说他们太保守,连袁晓成、钟乐都过来拜寿,你们哥几个真就对自己交游广阔这件事,毫无预料吗?
这些人则是只带礼金,没像刘明现那些亲戚一样,携带寿幛寿联挂面(长寿面)、鸡鱼鸭肉这些寿礼,纯粹是为了同事之谊走动。
没办法,只能筹备第二轮,先请宾客去周围亲戚家暂坐,吃些糖果喝些茶,首轮宴席则要赶紧启动。
罗学云发觉自己给秦月定的时间太晚,还好十点四十多提前回来,摆上蛋糕,插上蜡烛,晚辈们按照辈分年龄,一一给幺爷拜寿,或是鞠躬或是磕头,全看自己。
但幺爷是个老练的人,除了亲儿亲孙,别人一律不让跪倒,哪怕是五六岁的娃娃,都不许。
这倒是免了很多人尴尬,确实是磕头这东西,渐渐不利索。
罗学云充当“记者”,拍了很多阖家欢乐的照片,镜头一闪,留下的就是时代记忆。
一群重孙子在膝下奔忙,等着大人分蛋糕,幺爷见此情形,潸然泪下。
“我爹我兄,若是看此情形,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