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十六)孤独而已(2/2)
“徒有虚名的运粮河这不是在逗老子玩儿的吗?”还有人在这里的河边放上一把火“烧死这龟孙什么运粮河!”看着有人这么怄气,惹得有些走过路过这里的人不由得忍俊不禁“这河水里又不出产粮食,你自己烧他干什么?”
仍还是没撒气够的那个人索性就脱光了衣裳跳进河里,由于河床杂草丛生羁绊还差点儿给淹死!因此也就更是惹得有人在那里添油加醋肆意渲染:他自己一个人是不是得罪了河神给他自己的惩罚?
一传十十传百惹得他自己家里的老人薅着他的袄领来到这里的河边焚烧纸钱磕头认罪,这事儿勉强还算过得去!
就在大家为温饱发愁、对运粮河又气又无奈时,村里来了个年轻人。他曾到外面闯荡过,见识比村里人多。他看着运粮河,心中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他召集村里头脑灵活的人,提出利用运粮河发展水产养殖。起初,很多人都不相信,觉得这河里杂草丛生,能养出什么来。但年轻人没有放弃,他亲自下河清理杂草,测量水质,还去外面学习养殖技术。在他的努力下,第一批鱼苗放进了运粮河。几个月后,鱼儿长得又肥又大,拿到市场上卖了个好价钱。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到水产养殖的行列。运粮河再次热闹起来,一艘艘小船在河上来回穿梭,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芺池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为后来的城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运粮河也真正成为了带动村子发展的“黄金河”。
从在这里搞养殖,还学会了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开始想到怎么才能改善周边环境?养殖还是第一步,发展旅游是在养殖成功的基础上。受其影响村容村貌跟随齐上,规划街道修缮房屋。还有的趁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实行大包干”外出打工学习外边的先进经验。回到自己的家乡投入建设中,还有的在这里新的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
年轻人有想法,敢想敢干!也正是这样的闯劲儿,这才托举起芺池自己未来的发展。起步于养殖,发展在旅游。好的环境逐步招商引资成立乡村工业园,在这里工业园入驻的第一家企业沟岔县幸福养殖水产加工厂。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先后又有多家入驻,撤乡设镇的机会在这里的杨柳青镇政府驻地又规划出来“沟岔县滨河镇民营科技创业园”与在那里的沟岔县城近郊的经济开发区遥相呼应……
取养殖发展之所长,补地里出产少的短板。尝试一下还是不错的,不是说吗?“这老天还饿不死那瞎家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