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狐假虎威(2/2)
楚宣王十七年,昭奚恤为楚国令尹。江乙向楚宣王进言说:“有个宠爱自己狗的人,狗向井里撒尿,邻居看见了,想到他家里去告诉他,却被狗堵住门咬。现在昭奚恤常常阻挠我来见您,就像恶狗堵门一样。况且一有专说别人好话的人,您就说:‘这是君子啊!’便亲近他;而对爱指出别人缺点的人,您总是说:‘这是个小人。’便疏远他。然而人世间有儿子杀父亲、臣下杀君主的恶人,您却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您只爱听对别人的称颂,不爱听对别人的指责呀!”楚宣王听后说:“你说得对,今后我要听取两方面的言论。”同年的某一日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野兽以便吃了充饥。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我掌管森林中的野兽,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到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到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楚宣王十八年,魏、韩联军在襄陵击败了齐、宋、卫联军。景舍在魏,为齐国向魏国求和。楚宣王在位后期,派景舍向西攻打蔡国,灭蔡。景舍俘虏了蔡圣侯,用朱丝把他绑起来,带回楚国。景舍凯旋时,楚宣王在郊外迎接他,赏赐他百顷土地,封执圭之爵。景舍认为胜利是士卒的功劳,推辞不受。楚宣王又发兵灭亡泗上的邾国,将邾人迁居到楚国内地,邾县因此得名。后来齐国和魏国又爆发马陵之战及后续战役,齐国取胜。魏齐战事结束后,齐将田忌遭齐相邹忌陷害,政变失败逃到了楚国。邹忌取代他做了齐相,担心田忌借助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掌权。杜赫帮邹忌对楚宣王说:“齐相邹忌之所以不愿意与楚交好,是因为他担心田忌借重楚国之力重返齐国掌权。大王何不把田忌封官到江南,以此向邹忌表明田忌不会再返齐国。邹忌因此感激大王,一定会让齐国善待楚国。再者,田忌是个逃亡的人,能得到封地,已是意外之喜,定然会感激大王。他日如果能回到齐国,同样也会尽力促进两国交好。这是充分利用邹忌、田忌的两全之策啊。”楚宣王果然把田忌封在江南。
楚宣王三十年,秦国向南侵占楚国的领土。同年,楚宣王卒,子熊商即位,是为楚威王。楚宣王在位的三十年,正值魏国霸权达到鼎盛、再由盛转衰的时期。面对这一情况,楚宣王在前期采取了对内休兵息民、对外交好秦国的策略,逐渐恢复国力。其后魏国四面树敌,楚宣王便洞察形势,抓住时机,也加入了打击魏国的行列,并一举攻灭蔡国、邾国,开疆拓土,使楚国重现了强盛局面,为后来楚威王和楚怀王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楚宣王有一个男宠被封为安陵君,有一日楚国大夫江乙劝导安陵君说:“您没有为楚国立下过丝毫的功劳,也没有骨肉之亲可以依靠,但是您却身居高位,享受厚禄,百姓见到您,没有不整饰衣服,理好帽子,毕恭毕敬向您行礼的,这是凭什么呢?”安陵君回答说:“这不过是因为楚王抬举我罢了;如果不这样,我不可能得到这种地位。
江乙说:“拿钱财来和他人交往,当金钱用完了,和人的交情也就断绝了;用美色与别人交往,当美色衰退了,爱情也就没有了。所以,爱妾床上的席子还没有睡破,就被遗弃了;宠臣的马车还没有用坏,就被罢黜了;如今您在楚国独揽权势,可自己并没有能与楚王结成深交的资本,我为您非常担忧。”安陵君说:“那该怎么办呢?”江乙说:“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请求随他而死,亲自为他殉葬,这样,您在楚国必能长期受到尊重。”安陵君说:“敬遵您的教导。”
过了三年,安陵君仍然没有对楚王表明什么。江乙又拜见,说:“我给您说的,到现在您也没有实行,您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我要求从此不再会见您了。”安陵君说:“我实在不敢忘记先生给我的教导,只因没有遇到好机会啊!”
就在这个时候,楚王要到云梦泽去游猎,车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五色旌旗遮蔽天日,野火烧起来,好像彩虹,老虎咆哮之声,好像雷霆。忽然一头犀牛像发了狂似的朝车轮横冲直撞过来,楚王拉弓搭箭,一箭便射死了犀牛。楚王随手拔起一根旗杆,接住犀牛的头,仰天大笑,说:“今天的游览,实在太高兴了!我要是百年之后,又和谁能一道享受这种快乐呢?”安陵君泪流满面,上前对楚王说:“我在宫内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车而乘,大王百年之后,我愿随从而死,在黄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垫,以免蝼蚁来侵扰您,又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楚王听了大为高兴,就正式封他为安陵君,
后来有一名君子听说了这件事情,就说:“江乙真可以说是善于出谋划策,安陵君也真算是善于利用时机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