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所图甚大(1/2)
杨慎盯着李青。
不得不承认,有那么一瞬间,他心动了。
可也只维持了一瞬。
这其中的凶险,这个吃过见过的大才子,比谁都清楚。
父亲是内阁首辅,且还是实权极大的内阁首辅,且他自己也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又怎会被李青的一番话改变观念?
“慎奉劝侯爷……收手吧。”杨慎说道,“现在收手完全来得及,没可能的……侯爷你太理想化了。”
李青无奈道:“其实,你也是没吃过见过的主。”
杨慎愕然。
不过,时下他不在乎被调侃,也没心情辩驳,只是想让李青放弃注定行不通的路。
杨慎深吸一口气,道:“我不知道侯爷为何会如此幼稚,我也知道我很难劝动侯爷,可事关大明千秋万代,我岂能无动于衷?”
李青:“你时间不多了。”
杨慎:“……”
“这些话我可以不说的,与你说这些,不是话赶话赶到这儿了,而是我想说与你听,想……”
杨慎不想听,打断道:“抱歉,让侯爷失望了,我非但不能共情,且相当排斥。”
李青没有进一步强迫,只是道:“时代洪流滚滚而来,谁也挡不住,你不能,群臣不能,皇帝也不能。”
“就你能?”
“我亦不能!”
杨慎心累地闭上眼眸。
李青笑了笑,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无视水之变化,覆舟在所难免。你是正统的儒学门人,总该明白这个道理,认为百姓愚昧,且认为需要让百姓愚昧,这本身就是错的。”
“圣人的学问也不能完全照办来治国。”杨慎说道,“人心如水,何其深也,民动如烟,何其乱也。这个道理侯爷总该当明白才是。”
李青哑然。
“唉,你说的对,我确实幼稚了些。”
杨慎心下一喜,忙道:“侯爷可是改主意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改变你观念这件事上,我幼稚了些。”李青无奈道,“我本来是想让你开导一下之后的沈炼,现在连你都开导不了……你说的对,是我太想当然了,唉,改变确实难啊……”
杨慎沉默。
李青一时也没了下文。
沉闷了许久,杨慎才问道:
“侯爷可还要为杨慎调理身体?”
“当然啊,一码归一码。”李青说道,“你我道虽不同,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国为民,我怎会因此迁怒?”
杨慎重重一叹,苦笑道:“此事我真无法理解。”
“那便不理解,何必勉强?”李青洒脱笑道,“十一朝来,许多时候许多人,都无法理解我,早就习惯了。”
杨慎黯然,理智告诉他,李青这是胡来,可如此毫不留情地拒绝一个如此为国之人,又实在于心不忍。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是昔年他反对皇帝的响亮口号。
可李青却是口号的践行者,真正为国操劳了百五十年。
杨慎缓缓舒了口气,问道:“先生打算以江南为起始点?”
作为大明的臣,杨慎没办法继续这个话题,只能改称先生,以朋友知己的身份展开。
李青颔首:“江南最是富庶,百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足够强。”
“如此……未来皇帝如何?”
“未来朝廷如何?”
“未来你又如何?”
杨慎三连问。
李青一个也不答,只是道:“这个没意义,因为你注定看不到,因为我也不是全知全能。”
杨慎苦涩叹息:“我以为先生最起码会给我描绘一下,不想……可是先生也没信心?”
“信心这个词太虚了,于我而言,对的事只管努力即可,事实上,今回过头去看,又有哪件事心平气和、顺风顺水?”李青轻笑道,“无妨的,你无需因为过意不去,而强迫自己。”
杨慎叹了口气,缓缓道:“论见识、眼界,我自然远不及先生,可此事太过疯狂,万一失控,就不是一句‘尚能挽回’的事了。”
李青笑着说:“我比你清楚,你如此,我也能理解。与我相比,你的确是没吃过、没见过。”
“……”
“好了,不说这个了,来,让我给你把把脉。”
“今日就算了吧,慎实难平复情绪,怕是会影响侯爷判断。”杨慎说。
“嗯,也好,那就改天。”李青伸了个懒腰,起身道,“那就不打扰杨巡抚了,我去溜达溜达,不用送,忙你的就是。”
杨慎起身道:“先生慢走。”
~
苏州的小资情调比金陵还要浓郁,毕竟,金陵还有个应天府,这里的政治氛围特别淡,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烟雨江南。
苏州城内,处处透着精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