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发家致富16(2/2)
被槐花小小整治几次后,段森终于意识到这个妹妹竟然不听话,不当小奴隶了!他嚷嚷开:“娘,快把槐花卖给赵贵。有了几十两银子,我就能治好手,能重新读书。”能娶小蝶姑娘了。
大伯娘认真思考了一下,想到大夫说得斩钉截铁,她犹豫了。她是一个实际的人,儿子靠不上了,她要把闺女拢在手心里。
于是怒斥道:“大森子,槐花是你亲妹妹,怎地这么狠心。以后不许说这种话,等手养好了,帮你爹下地干活,哪怕到你二叔那里找个轻快活干呢。”
而槐花却认真思考起嫁人这一问题。大哥这情形,别说读书考秀才,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日后还要靠着爹娘和妹妹养。乡下人都不是傻子,知道他们家情况,好人家不会娶他们姐妹。
下定决心,槐花道:“娘,我愿意嫁给赵贵。哥哥不能读书,日后我养着娘。”把娘哄好了,但愿能拿到多一些嫁妆。
段瑜一行人送老头子到了家,听到的便是这一句。
段瑜奶不干了:“槐花,你可别犯傻,那赵贵傻不说,他那个娘不是好对付的,进了门不定受多少磋磨。”虽然不太喜欢这个心眼子包孙女,可也是亲的,不忍心看她跳火坑。
槐花叹气:“家里这样了,总要有人牺牲。再说了,不是还有我二叔嘛。”
“……”段瑜拒绝。自己作死,别拉着咱家。
老头子嗷嗷叫,他同意槐花做法。但谁也不知道啥意思,而且他的意思,重要吗?不重要。
虽说这个年过得鸡飞狗跳,但二房有了钱有了自己房子,一家子吃喝不受限制,再不是当初那种当牛做马日子,心里还是很爽的。
除了段瑜爹,他是个孝子,每天一吃饭就想到老头子,眉毛皱成一团,日日哭丧着脸。但没人在意他的想法就是了。
大年初二,赵正作为新孙女婿上门,把老太太哄了个够,最后答应正月十二就到县城。
这阵子,老太太快被老头子烦死了。老头子总是骂骂咧咧,尤其是见她吃口饭打个盹都砸碗砸床,不让她喘一口气。
本来就没多少感情,全是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照顾死老头。没想到他非要作死,把最后一点情分也弄没了。
那好吧,十两银子买了个小厮近身伺候,她才不上赶着被欺负。
正好赵正给了个借口,老太太就赶紧接着,一家子到青州走一圈去。
整个腊月,段瑜家赚了千两银子,年前分给赵正三百两,段瑜二百两,剩下的才在家里留着。而段瑜哪里看得上这点银子,转手就让赵正在青州城白云书院附近买了一个前铺后院的小宅子,日后或自住,或做小买卖,或转手卖了都不错。
这一日到了县城小院,段老太太恨不能哭了。她这辈子没想过,自家还能在城里买房子。“日后这就是榆钱的嫁妆,谁都别想一辈子占便宜。”没有这孙女,这样好日子想都不敢想。
大哥小哥点头:“我们好好赚钱,日后给榆钱撑腰。”好好赚钱,蒸蒸日上。
赵正领着在附近转了一圈,指着前面一个大院:“奶,爹,娘,这就是青州最有名的白云书院。我当初买这房子,想到是大舅哥年纪不小了,很该读书识字。乡下没有好夫子,倒不如来青州,有咱家罩着,谁也不能欺负。”
段瑜娘先就意动,现在家里有钱了,两个孩子哪怕没那本事科举,认识字会算账也是好的。而且小儿子那么机灵,万一能考中秀才呢。哼,别看咱儿子读书晚,却能甩大森子一条街。这滋味,想想就很爽。
段瑜爹叹气:“林子和木头读书,谁来干活啊。而且爹还在家里躺着,咱们怎么能住到这里享福。”家里生意可不舍得抛下。现在每天累死累活,但开心着呢。
“……”一家子心里叹气,咱们就是为了躲老头子,才坚定了住在县城的心。不然,被大伯一家子盯上,先养老,后养他们一家子,受不了啊。
赵正笑道:“爹,我正要说这事呢。其实咱们都有钱了,何必非要拼死拼活,在家当老夫人、老爷、夫人多舒服。您要信得过女婿,我接下这活,把生意做到满天下,您只等着分利,咱们五五开如何?咱家都来城里陪着大舅哥读书,榆钱也来。您想啊,钱重要还是子女前程重要?”
“……”段瑜没想到,赵正为和她常见面也够拼的,竟然想到这一招,曲线救国可以的。
※※※※※※※※※※※※※※※※※※※※
日万了5天,血槽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