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老太要学习17(2/2)
赵正知道这人习惯性拖后腿,但因为不怎么管事,所以他等的是高大勇的答复。
高大勇看了看乡亲们期盼的眼神,点头:“你试试吧。农忙了大家都要赚工分,给你一个老人家当帮手,能成吗?”锅重要,但没有粮食有屁用,他还分得清主次。
村民都点头:“成,我们看成,赵正,不用打大锅,小锅就行,可以多打几个。”天天用土陶罐子做饭,太浪费火了,早受够了。
于是,再次成功逃脱挖大粪的赵正,慢慢研究怎么炼锅去了。先把碎铁破钢炼为整的,再画图纸,改进,实验,终于大半个月后出来第一口锅。
有锅了!村里人都激动坏了,纷纷给赵正竖起了大拇指。坏分子,干好事杠杠的。而从此大家再也不好意思对他使脸色,更不好意叫坏分子,都是一口一个小赵、赵正、赵哥了。
赵正很欣慰,世上还是淳朴人多那。
而段瑜则正好相反,她班里有一个刺儿头。
第一天开学时候,段瑜梳妆打扮一番就去了夜校。经过在城里几个月调养,她现在已经十分白嫩了。当然,褶子还留着一部分,不然会被当成妖怪的。
刚一坐进教室,她便引起了一阵小轰动。
这年头,能上夜校的都是考不上高中和中专的子弟,年纪普遍很小。而她如今虽然好好保养了,那也是三十几岁的脸了,能不让人注意才怪。
她以为别人笑话她年纪大,无所谓,本来就大,遮又遮不住,别人爱怎么说都好。但后来见几个小姑娘走过来冲她笑,而且笑得十分羞涩,她就觉得奇怪了:老娘又不是男人,你们羞涩干啥。
看着对方还是孩子,段瑜只好主动:“有事?”
小姑娘们点点头,一个大胆的开口了:“嗯,我们觉得你很好看,想问问衣服在哪里买的。”
段瑜今天将头发梳了一个高发髻,上身穿绿色掐腰褂子,下面是灰色大摆裙子,十分普通,不过就是扣子用了灰色包扣,裙摆用了绿线缠枝绣,算是配套而已。“一般吧,自己做的。”
几个小姑娘“哇”一声嚷了出来:“你自己做的?好了不起。”大家都是白灰绿蓝黑的,为啥她搭配起来这么好看呢,一点不显土气。
“大姐,以后我能找你做衣裳吗?”几个眼馋的问。
段瑜笑:“我白天会接一点活养家糊口。但有绣花的挺费工夫的,价钱也贵,你们花一般年纪,正青春美貌,没必要穿这种,改良过的布拉吉最好看。”她正在培养小花,可家里没那么多布料,倒是可以让她为这帮子小姑娘做衣服练练手。
能来上夜校的,家里不是干部就是工人,一般人吃都吃不饱,谁花钱供孩子读书那,还是这种杂牌夜校。小姑娘手里多少有点钱,都问价钱。
“一会上课了,日后咱们就是同班同学,多少话都够说的,以后细聊。”段瑜来是为了学知识的,可不想让老师知道后以为她只是来混日子。当然了,活计还是接的,就算不为钱,也为了打好关系。
大家觉得是那么回事,便笑眯眯想回到座位。这时一个身穿列宁装的小姑娘走过来了,昂着下巴冷笑:“我以为家里多有钱呢,原来是个做衣服的啊,丢人。”
段瑜站起来,胸一挺,头一抬,“主席说了,劳动最光荣。没有做衣服的,难道让大家都穿树叶子兽皮吗?小姑娘,你这种歧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可要不得。请问,你是什么出身,难道是剥削阶级?”这么傲,谁啊。
那小姑娘气的都哆嗦了,“你你你……”还没有人敢随便反驳她,真想拉去出打一顿。
旁边一个不怕事的男生笑道:“哦哦哦,县长家的闺女笑话劳动人民丢脸喽。”
“……”县里领导的孩子啊,怪不得这么熊。但段瑜是谁,她就从来没怂过,“这位县长家的大小姐,县长可是最热爱劳动的好人,以后可不能给你父亲抹黑哦。”
看小姑娘要哭了,段瑜拍拍她肩膀:“放心,以后姐姐多带带你,保管你成为最热爱劳动的人民。我叫段瑜,握手言和。”她觉得,能把闺女送来夜校而不是硬塞进高中的县长,应该坏不到哪里去。
段瑜伸出右手,那小姑娘恨得不得了,可想到严厉老爹,只能老老实实将手伸了过去。
从此,美好夜校生活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