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登基(1/2)
第897章 登基
章武元年正月十八,上上大吉。
太极殿中,一身帝服的大周天子武元承,面无表情的坐在帝座上,看着
文武百官,俱皆到齐,却已经无有一个周臣。
甚至,连宣读禅位诏书的宫人,都不是大周的奴婢。
他如同一个木偶一般,端坐在帝座上,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实际上,他原本连坐在自己的资格都没有,昨天礼部因为这个事情,还争执了许久,最终礼部尚书陶文渊觉得,让旧天子站着禅位,似乎有些不妥,脸面上说不过去。
于是乎,才让这位皇帝陛下,暂时坐了坐李云的位置。
禅位的诏书一字一句,如同尖针一般,刺在武皇帝的心上,让他觉得,有些度时如年。
不过,低头看了看身下的帝位,抬头看了看站在这里面前的文武百官,武元承心里,又不免生出来一股留恋之情。
他微微闭上眼睛,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要是…要是真是自己的位置就好了。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之中,宫人的禅位诏书,终于念完,这太监扭头看了看武元承,然后高唱了一声:“请大唐天子入殿。”
一声高唱之后,一身衮服的李云,神色平静的走进了太极殿。
方才,太极殿里站着的所有官员,都不约而同的跪了下来,对着李云叩首行礼:“臣等。”
“叩见天子。”
李云神色平静,他先是看了看武元承,然后看了看底下的官员,心里并没有什么波澜,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起身罢。”
如果是嗣皇帝,此时登极,心里多半会忐忑不安,激动至极,但是李云并不是什么嗣皇帝,这份家业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要说激动,这些年李云最激动的时候,其实是定鼎中原之时。
那个时候,便已经定下了今日之事。
对于李云来说,更像是走一走形式而已。
他走到武皇帝面前,静静的看着脸色苍白的武皇帝。
武元承额头上渗出汗珠,他想要站起来给李云让位置,但是不知怎么,身体似乎是不听使唤了,两条腿都僵硬了起来。
他硬是坐在帝座上,没有动弹。
李云没有说话,一旁的宦官已经开始紧张了,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开口说道:“该起身了。”
这个时候,他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武元承,于是干脆就略了过去,不称呼了。
李云并不是如何着急,只是静静的看着武元承,武元承的额头上,已经全是汗水,过了好一会儿,他心里的理智才终于战胜了情绪,两只手撑着,缓缓站了起来。
这会儿,他两条腿都是僵硬的,起身之后,差点就立足不稳,跌在地上。
李云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没有说话。
此时还在正月,洛阳并没有很暖和,太极殿里,还是相当冷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大周天子,汗水流淌个不停。
他抬头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下首站着的文武百官,微微咬牙。
此时,他心里涌现出一股冲动,回头这个时候,他一头撞死在这太极殿里,将来…将来会不会名垂青史
九泉之下,列祖列宗会不会对他宽宥一些
天下,会不会因此,发生些微改变
武元承心中,如同擂鼓。
还会有义士,恢复大周吗
想到这里,他有些绝望,因为很明显,已经很难了。
这位大周天子,用袍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用颤抖的手,拿过一旁宦官捧在盘子里的传国玉玺,两只手捧着,递到了李云面前。
这个时候,按照前几天“彩排”的过程,武元承应该说几句场面话的,但是此时,他已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不是心理上不愿意说,而是巨大压力,让他产生了一些生理上的不适。
亡国之君,江山易主。
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李云接过这块据说是从近古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只是淡淡的看了看武元承,便朝着自己的帝座走去,坐下来之后,他只是看了一眼武元承,淡淡的说道:“将他带下去歇息罢。”
“是。”
一旁的两个宫人,立刻搀扶着武元承,架着胳膊,几乎是硬生生,将他抬下了御阶。
李云看着狼狈离场的武元承,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然后他才看向底下的文武百官,笑着说道:“诸位,今日在这里见面,可有什么不同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