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高铁考察并准备引进(1/2)
第273章 高铁考察并准备引进
“您好,请问能给我们讲讲这架桥机吗”
“密仰”高铁的某个施工段上,国内来的桥梁专家看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路段,问起身旁陪同的全解阵方面的工程人员。
他们之前只在收集到的国外的工程类杂志和相关报刊上看到过某些报道,知道此时国外的某些发达国家在架设桥梁时,已经摒弃传统的方法。
而是预制箱梁,然后通过吊机或者架桥机,将预制梁架到已经硬化完成的桥墩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大的减少桥梁的建设周期。
比如预制箱梁的工程可以和桥墩修建工程同步进行甚至是提前进行,两者之间不受施工程序制约。
而传统方法则必须等到桥墩完成浇筑并硬化后,才能顺着桥墩为支柱,往上搭建模板,然后再扎钢筋,最后再浇筑水泥。
这种方法实在是非常耗费时间,并且施工的时间段还必须是少雨的天气,有时候,钢筋都扎完了,遇到连绵的雨天,还需要把钢筋做一定的防护避免生锈,然后还得等雨停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另外预制箱梁的制造成本也会比传统的方法低不少,毕竟大规模进行预制时,可以在某几处适合运输水泥沙石和钢筋等原材料的地方。
那些模板也可以重复利用,几乎不需要搬运。
传统方法制造这种铁路桥梁,很多建筑物资都要在崎岖的地方运输,成本是非常的大。
“可以啊,领导已经交代了,你们所有工程建设和设备使用上的问题,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回答。”
“那非常感谢哈,不怕你笑话,我们以前还真没看过这种架桥机实物,只看过照片。”
“没关系,我这就给你们讲解。”
“我们这种架桥机是双臂式架桥机,是完成预制梁段架设的核心设备,其工作过程融合了机械力学与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实现数百吨混凝土梁的精准定位。”
“它的大致工作流程是
运梁与喂梁:预制梁先由运梁车运送至架桥机尾部,呐,就是后面那辆正在拉这一根预制梁的工程车。
等下架桥机的前支腿会通过液压顶升系统调整高度,使主梁轨道与运梁车轨道对接。
运梁车接着以0.5-1.5 k/h的速度将梁体推入架桥机腹腔,由前吊梁小车锁定梁头,后吊梁小车同步跟进,确保梁体水平受力。”
“提梁与纵移:前后吊梁小车的液压绞盘启动,以每分钟0.5米的速率同步提升梁体至主梁轨道上方。
主梁通过液压马达驱动齿轮齿条系统,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沿桥墩纵向移动。
此时中支腿与后支腿交替锚固桥墩,形成“三点支撑”确保稳定性。”
“横移定位:当主梁移动至目标桥墩正上方时,横移机构启动。
两侧横移台车通过变频电机驱动滚轮,在横向轨道上以毫米级精度调整位置,配合激光定位系统修正横向偏差。
此时梁体悬吊高度保持距桥墩顶面50 ,便于微调。”
“落梁与锚固:液压系统控制吊具以0.1 /s的微速下降,梁体底面接触桥墩橡胶支座后,压力传感器实时反馈荷载分布。
当四角压力差小于5%时,启动预应力锚杆张拉设备,以800 kn的预紧力固定梁端,完成单跨架设。”
全解阵的施工段领导,按照脑机芯片可调集的资料,对国内的桥梁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过程中极少有停顿,显得他非常的专业。
这让几名桥梁专家记录的笔都停不下来。
原本他们还以为工地上的施工负责人懂得有限,可能只说一下大概的东西,没想到全解阵下属的工程建设公司的员工这么有专业性。
想到这,几名专家又是一阵感慨。
此时国内也正在搞大建设,但是只有某些国家重点工程才有科班毕业的工程师指导,其他工程基本都是草台班子在管理。
某些已经退休的7,80岁的老专家不得不亲临一线,帮忙把关一些关键工序。
但是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还是非常多,某些工程的质量说实话是勉强合格的,使用年限是压着最低标准过的。
这种状态在这两年开始慢慢的好转,一些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开始陆续毕业。
再经过1,2年的高强度实地培训后,至少能确保大部分的重点工程能按照设计标准施工了。
“您好,这些资料你都背下来了”某位桥梁专家忍不住好奇的问。
“这个,我们确实有专业的培训的,基本都记下来了。”全解阵的工程师挠挠头,故作不好意思的说道。
其实也没说错,脑机芯片可以随时调取权限之内的技术内容,可不就跟自己记住了一样吗。
“非常了不起啊!你们整天在工地上盯着施工,还要参加培训,并且还记住这么多专业的内容。”
“还好吧,我继续介绍下”
“好啊!麻烦说慢点,我们写得没你说的快哈!”
“那我说慢点,刚才说的是架桥机的工作流程,现在我再说说这款架桥机的核心技术原理,很多技术都是我们独有的,比德日意三国的还先进。”那名工程人员自夸了一下自己的架桥机,然后接着介绍起来。
“第一项就是采用了自平衡结构力学技术:架桥机采用“双主梁+三支腿”空间桁架结构,主梁由q345b高强度钢板焊接成箱型截面,抗弯刚度达1x10 kn。
前后支腿通过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实现荷载动态分配,确保单腿最大承载力不超过设计值(通常为1,500吨)。”
“第二项技术是多自由度协同控制: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集成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吊点高差(精度±2 )、轨道偏距(±1 )及液压压力波动。
采用pid算法调节各执行机构,实现纵移、横移、起降三轴运动误差小于3 。”
“第三项就是采用了抗倾覆安全设计:在8级风载工况下,通过重力式平衡重(约占整机重量30%)与桥墩预埋抗剪键共同作用,抵抗倾覆力矩。
风速超过15 /s时,风速仪触发紧急制动,架桥机自动转入刚性锚固模式。”
“怎么样,都写下来了没”全解阵的工程人员讲解完成后,特意问几名来访的专家。
“工,这pid算法是什么”
“这是我们软件组为这款架桥机编写的一套计算机程序,具体的程序内容我不了解,不过功能就是我刚才说的调节各执行机构的误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