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翡冷翠 > 第十一章 式微,式微,胡不归(五)

第十一章 式微,式微,胡不归(五)(2/2)

目录

“这些是洋人。”阿良低声对碧瑶说着。

阿良是见过世面的,碧瑶也只有在这时候才会小小地佩服他一下。不过,她对高鼻深目的洋人们没多大兴趣,认为他们黄发绿眼的,长得实在太过夸张;倒是淑女们身上的漂亮裙子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力,那些花儿可真好看!

碧瑶没有忘记来上海的初衷,她问阿良:“我娘在哪里?”

阿良付了钱,又揣了揣包袱,伸手指着:“过了几条街就是,我带你去。”

碧瑶把包裹夹在胸前,东张西望地跟着阿良穿街过道。街道平整如新,条条交错的细铁轨蜿蜒到了路的尽头。带白礼帽的马车夫赶着络缨缀饰的大马,身后一架奇巧精致的大轮轿厢,或有服饰考究的淑媛半掩容颜,矜持地保持着盈盈坐姿;或有圆墨镜覆面的绅士翘着二郎腿,把全身舒适地靠在车厢内。道旁三三两两卖糖粥的摊贩,守着冒热气的铁锅盼客来。

几个盘着红头巾,面目黝黑的警人拖着懒散的身影,百无聊赖地散视匆忙来往的行人。

阿良又说:“这些是印度人,这里是公共租界。”

碧瑶相信阿良的广阔世面。阿良早年当过信客,专替在外闯荡的乡人捎物带信,见过的事,碰触过的人自然不在话下。某次,托活替邻村刘家待嫁的姑娘捎两匹红绸,阿良在红绸上做了手脚,剪了一小段。被发现后,刘家火爆脾气的大舅子当下挥起剁肉的大刀,砍了阿良的半截手臂。信客失了信誉就不能再当信客,靠着走南闯北的本事,阿良又偷偷摸摸地干些私活糊口。

路拐了弯,进了一条狭长的里弄。弄口的耍猴人敲锣打鼓地吸引看客,无奈看客寥寥,景况凄凉。一个拱身驼背的老汉担着两坛陈年花雕进了弄堂深处。碧瑶把包袱背到肩后,抬眼,漫天火红的灯笼挂在竿上,画着字,在晚风里摇曳不定。男人的笑容到这里转化成了慵懒和暧昧,有浓妆艳服的女子迈着轻浮而乖巧的步子,巧笑迎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