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挨打的树杈(1/2)
在普通族人眼里,麻田比不上粟田,没办法为部落提供食物。但在这些队长看来,没有麻,部落很多材料和工具都没办法制作,就比如最基础的麻绳。
所以扩大种植面积,他们非常乐意看到。
“没错,除了明年大概需要多少麻皮来算一下要种植多少外,还要准备一些存放在仓库里,跟以前一样,”熊洪也同意石雪的想法,“当然部落要是能多种一些,那肯定更好,毕竟明年纺纱锭和绩纱,我准备让其他部落来做,我们主要就负责织布。”
“那太好了,这些部落能帮忙绩纱的话,就算没有我们速度快,但他们人多,这样就不担心织布速度过快导致纺纱跟不上了。”
“嗯,不过这只是一个想法,你们还是先确定麻皮该种多少吧。”
部落去年和今年,沿着凌河两岸发现了不少具有开发成耕地潜力的空地,现在部落的力量还不足以一并开发,但对这些地方的记录还是有的,比如每个地方的面积、周围的环境以及水土情况、交通等。
“好,今年草村共种植了500亩的麻田,加上从周围寻找到的野生麻田,给我们提供了6万多斤的麻皮,”熊角看着竹简上的数字,“而要算上部落的网、绳子、麻线、麻布这些,至少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个4万斤,到10万斤差不多才够用。”
“我觉得还要考虑与鹿山、貊林等这些部落的交往,”熊石仔细思考后也认真地说道,“十万斤只是我们部落今年的需要,明年肯定会更多,要是再算上供应给其他部落,我估计还要再加一半。”
熊洪点点头,从熊角和石雪的记录中,他就大概知道了部落接下来还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扩展。
就比如现在,熊洪就知晓了,部落的原材料供应缺少,不仅仅是麻皮,还有其他的一些原料。知道具体的问题,那解决的办法也就很容易找出来。
麻田的数量的确不多,虽然亩产量差不多在100-120斤左右,可田地数量太少,收获的自然也不多。
再加上今年草根他们将大部分的土地都放在了种植粟上面,这也就导致了从年初开始,麻皮的供应就一直不足,要不是还有一部分去年的库存,搞不好熊角他们的纺织坊都已经停工了。
“嗯,既然要加,就多加一点,熊石说的没错,部落现在对麻的依赖很大,再重新开发一片土地吧,专门用来种麻。”
熊洪拿出族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的“资源地图”,在上面找到了离草村最近的一块空地。
“这里还不错,熊大去年冬天去探索过的,今年夏天的时候,熊雨他们也坐船去看过,面积不小,离水边也近,更重要的是上面没有多少树木生长,稍微处理一下,就是上千亩的土地。”
石雪等人凑近看了一下,这块土地从地图上来看并不算大,甚至比剩下十几个都要小一些,但正好合适草部落种植麻。
“可这里是河对岸啊,虽然草村有栈桥,但用船运送耕牛或者族人,总归是不太方便。”
熊石指出了其中的问题,虽然草村附近的空地中,符合条件的就只有这里,但隔着凌河,就意味着人员、畜力、物资等往来会非常麻烦,效率也非常低。
凌河在此处也只有四十米左右的宽度,而且水流量并不算太大,但族人可以坐船过去,牲口却不行。
围墙这边的造船坊当初想要运几头牲口到河对岸帮助修建栈桥和营地,谁知道平时温顺的牛和马,一到水边就仿佛定住了一般,任凭族人们怎么抽打和拉扯,都不肯移动分毫,更别提上船了。
反而是那些驴子,在蒙住眼眼睛后,很容易就被骗上船。
“是啊,这隔了一条河,光靠坐船的话,每天还要往来运送族人,每次还不能运送太多,更别说还有很多的工具了,除非在河对岸也修建一处营地。”石雪对这里也并不是太看好。
“那更不行了,修建一处营地的时间要很长,而且还是绕不开凌河,营地需要的大量物资,都得从草村或者部落运送过去,”熊角虽然不太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等修好了营地,都要到夏天了,别说麻,土地都还没开垦出来呢。”
这个就很尴尬,要是不解决这些问题,草部落的种植面积就无法扩大,而要是让其他村子来种植麻的话,也不是太现实,毕竟麻的生长环境和粟的生长环境还是有区别的,贸然改变,别说有多高的产量,能生长出来就算不错了。
至于交给其他的部落种植,这也谈不上会有多大的效果,明年也只能先试试看。
“嗯,这些问题都存在,但最主要的还是两岸的通行问题,”熊洪点点头,跟大家分析着,“要是能够解决这个通行问题,你们所说的担忧,是不是都不存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