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收获感动(1/2)
如今,我的臭豆腐摊已经在小城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小吃街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天傍晚,摊位前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顾客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臭豆腐,一边和我聊天,分享他们的生活点滴。在这个小小的摊位上,我不仅收获了财富,更收获了许多温暖和感动。
回顾这段经历,从发现卖臭豆腐赚钱,到学习制作,再到自己创业,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知道,人生就像制作臭豆腐一样,只有经历了各种磨砺,才能散发出独特的“香味”。未来,我希望能把这份小小的事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做的臭豆腐,让这股小城的烟火气息,飘得更远、更久。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忙碌,突然有个顾客半开玩笑地说:“你这臭豆腐已经够臭了,要是再臭点就更绝啦,比如加点榴莲怎么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看似荒诞的提议在我脑海里扎了根。榴莲那独特浓烈的气味,和臭豆腐的“臭”如果能完美融合,说不定真能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食体验。
心动不如行动,我当即开始了我的“榴莲臭豆腐”研发计划。一开始,我以为只是简单地把榴莲和臭豆腐拼凑在一起就行。我把新鲜的榴莲果肉捣成泥,涂抹在炸好的臭豆腐上,满心期待地尝了一口,结果差点没把隔夜饭吐出来。榴莲的香甜与臭豆腐的咸臭在口中毫无章法地碰撞,味道奇怪得让人难以接受。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这并没有打击到我的积极性,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
我静下心来思考失败的原因,意识到要让两种味道和谐共处,必须从臭豆腐的制作工艺和榴莲的处理方式入手。在臭豆腐制作上,我调整了卤水的配方。传统的卤水是用豆豉、纯碱、青矾等原料发酵而成,为了增强“臭”味,我加入了一些特殊的发酵食材,比如腌制过的芥菜梗,它经过长时间发酵后散发着浓郁而醇厚的臭味,与臭豆腐原本的风味能更好地呼应。同时,我延长了豆腐的发酵时间,从原来的两三天延长到五天,让豆腐充分吸收卤水的味道,质地也变得更加紧实,更能承载榴莲的厚重口感。
对于榴莲,我不再简单地使用果肉。我发现榴莲壳内靠近果肉的那层白色内皮也蕴含着独特的风味,于是将其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和榴莲果肉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打成细腻的糊状,再加入少量柠檬汁和蜂蜜进行调味。柠檬汁可以中和榴莲的些许油腻感,蜂蜜则能增添一丝清甜,使整个榴莲酱料的味道层次更加丰富。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我的榴莲臭豆腐终于初步成型。当我把第一块成品放入口中时,那种奇妙的感觉让我差点叫出声来。臭豆腐外层酥脆,内里嫩滑,卤水的咸香与发酵后的“臭”味完美融合,而榴莲酱料则像一场华丽的变奏,在舌尖上绽放出浓郁的果香和独特的醇厚,甜、酸、臭、咸各种味道相互交织,却又和谐统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