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江山百美图 > 第112章 潼关失守了!

第112章 潼关失守了!(1/2)

目录

长安宫御书房内,李承训脸色苍白,胸口起伏不定,呼呼喘着粗气。猛然将手中的军报重重拍在案几上,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烛火摇曳间,他年轻的面容显得格外苍白。窗外春雨淅沥,却洗不去他眉宇间的阴霾。

“李孝常还真是不知死活,都到这个时候,还想着内斗跟朕夺权,简直该死!该死!”李承训忍不住喝骂不止。

\"陛下,丞相大人、侍中大人等已在殿外候旨。\"太监总管张德顺躬身禀报,声音压得极低。

李承训深吸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这枚龙纹玉佩是先帝临终所赐,那时北凉还算的是国泰民安,何曾想过,这才多久?竟然已是今日这般四面楚歌的局面。

“宣!快宣!”李承训揉了揉自己的眉间,强行压下胸口翻腾的怒火。

随着一阵脚步声,四位重臣鱼贯而入。为首的丞相韩文礼已年过六旬,白发苍苍却腰背挺直;侍中蔡筱面容清癯,眼中透着精明;上大夫赢子义身材魁梧,武将出身的气质犹存;而走在最后的神机将军叶行云不过三十多岁,一袭墨色锦袍,眉目如刀削般锋利。

\"诸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当前局势。\"李承训示意众人落座,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西宁王再次举兵叛乱,东疆大败;白孤鹭如今又跑去北疆,连下大小二十余城,虽说并不曾公然反叛,可……也一直按兵不动,不明动向。唐国三路大军压境,潼关危在旦夕,朕...诸卿可有良策教朕?\"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丞相韩文礼率先开口:\"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与唐国议和休战。东疆一战我军元气大伤,实在不宜再战。\"

\"议和?\"赢子义拍案而起,虎目圆睁,\"韩相此言差矣!唐国狼子野心,议和必是割地赔款,我北凉颜面何存?况且,他们眼看要攻破我潼关,东疆如今我军又兵力空虚,又岂会轻易休战?”

蔡筱轻咳一声,慢条斯理道:\"赢大夫稍安勿躁,韩相所言,也不无道理。眼下我军新败,士气低落,潼关危在旦夕,东疆更是空虚,马孟起,诸葛璇玑,苍星河,皆当世名将,我军武安公,姚伯安等阵亡,白孤鹭畏罪不朝,白家更是举家外逃。单凭孝武王一己之力,如何扛得住这许多唐将?若再继续强行做战,恐有亡国之危啊。”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听得雨打窗棂的声响。李承训望向一直未语的叶行云:\"叶将军可有高见?\"

叶行云抬眼,眸中精光一闪:\"陛下,臣以为,可分而治之。\"

“哦?”李承训身体微微前倾,终于有人能给点有用的法子了。

“陛下!西宁王虽联合西域三十六国,但西域诸国向来互相猜忌,并非铁板一块。”叶行云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在案上铺开:“据神机营密报,楼兰、龟兹两国,与西宁王本就貌合神离,可暗中联络,况且,之前一向与西宁王同声同气的甘泉王,至今仍在观望不定,陛下不如遣使安抚,借甘泉王之力已治西宁!其实,要除西宁王易也,臣所虑者,西宁王死,西疆会更乱,至于唐国...…。”

他修长的手指划过地图上东疆的位置:\"诸葛璇玑与马孟起虽勇猛,但诸葛璇玑善谋,马孟起善勇,两人难免互相不服,不如派人从中挑拨,使之相互掣肘。而姜飞鸿攻打潼关,其同行诸将可并非同属他荆州系。\"

韩文礼冷笑:“叶将军莫非想凭这些捕风捉影的情报来扭转乾坤?”

叶行云不卑不亢:\"韩相,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当年先帝能以弱胜强,正是深谙此理。”

叶行云此话一出,韩文礼即便心中不服,也再无反对,难不成说先皇做的不对?这不给自己找麻烦呢么?

李承训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想起先帝临终前的嘱托:\"为君者当知人善任,叶行云此人,有大才,又怀忠义之心,可托付大事。”

“如今之计,该如何具体谋划?叶卿可细细说来。\"李承训的声音坚定了些。

叶行云拱手:\"臣愿待神机营请令西行,施离间三十六国之计。同时派密使潜入唐军,散播谣言,令其东疆诸军内讧。至于东疆战事和北疆...…”。

“爱卿无需顾虑,尽管直言。”李承训总算在叶行云的话里听到了些具体事宜,总比韩文礼、赢子义那些空洞的主战主降之说有用。

“白孤鹭应是畏惧陛下问罪,眼下虽说是自行割据北疆以自治,然,不可不妨其投降唐室,毕竟,东疆若失,唐军便会兵临北疆,唐皇李胤不会放任他白孤鹭自立,那无疑是要步前唐之,宁,幽两州之后尘,李胤可没那么傻,白孤鹭自然也能看的明白,是回归陛下麾下,还是投效李胤,两者必选其一已然是定局,况且……神机营已然确定,白家举族外逃,正是去了唐国。”

“白家……竟逃去唐国?这……照此说来,白孤鹭还真有可能会向唐国献降”。韩文礼惊愕不已。

“然,此时白孤鹭并未明确是何举动,陛下不妨派人前去招抚之,先暂安其心,不求他能立刻归附朝廷,只要能暂且不降于唐,便于我朝有利。东疆战事,臣斗胆,请陛下尽付武孝王统调!昔日,正因武安公与白孤鹭心生嫌隙,军令不统,致使令出多门,东疆诸郡不知究竟该听从何人调令,彷徨不定,才致三岔口大败。”

“嗯,爱卿言之有理!那,依爱卿之见,当派何人为使去往北疆见白孤鹭?”李承训又问。

“陛下!赢大夫与白孤鹭有同袍之谊,或可劝其归顺。”韩文礼瞥了一眼赢子义。心里却是在盘算,只要把这赢子义支出京城,主战一党便如群龙无首,不足为虑。日后也好再劝陛下答应与唐和谈。

赢子义皱眉:\"白孤鹭性情刚烈,臣恐难说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