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特别的功能(1/2)
“首长,‘天眼-1’号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军用侦察卫星,集成了多项突破性技术。”
吴博士自豪地说,“首先是光学成像系统,采用了最新研发的可变焦多谱段光学传感器,分辨率达到了惊人的5厘米。”
“5厘米?”
陈风挑眉,“这意味着从700公里的太空中,可以清晰看到地面上的一张报纸?”
“理论上是的,首长。”
吴博士点头,“在理想条件下,甚至可以识别人脸细节。这远超漂亮国‘关键洞察’系统的10厘米分辨率。”
“除了光学成像,还有什么特别的功能?”
“合成孔径雷达是另一个重要突破。”
吴博士继续介绍,“采用了量子相干技术,不仅可以穿透云层和烟雾,还能‘看穿’轻质建筑物和伪装网。更重要的是,分辨率达到了1厘米,可以识别地下掩体的轮廓变化。”
陈风点点头:“能源系统呢?这些高性能传感器需要大量能源支持。”
“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突破。”
吴博士自信地说,“卫星装备了新型石墨烯太阳能电池和量子电容储能系统,发电效率比传统太阳能电池高60%,足以支持所有高耗能设备全天候运行。”
“轨道机动能力如何?”
陈风问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传统卫星一旦进入预定轨道,很难进行大幅调整,这大大限制了其战术灵活性。
“这正是‘天眼-1’号最大的创新点。卫星装备了电离子推进系统,燃料效率比传统化学推进器高十倍以上。这意味着它可以频繁改变轨道,规避监测,或者迅速机动到需要重点监视的区域。”
“太空碎片防御呢?”
“采用了三层防护设计。”
吴博士解释,“外层是新型复合陶瓷装甲,可以抵御大多数微小太空碎片的撞击。中层是自修复纳米材料,可以自动修补微小损伤。内层是关键部件的冗余设计,确保即使受到损伤也能保持基本功能。”
陈风满意地点点头:“数据传输系统呢?这些高分辨率图像需要大带宽传输。”
“我们采用了量子通信技术。”
吴博士回答,“不仅传输速率达到每秒100gB,而且完全不可能被拦截或破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卫星上集成了边缘计算系统,可以在太空中直接处理大部分原始数据,只传输关键信息,大大减轻了地面站的负担。”
“倒计时5分钟,火箭推进系统开始加压。”
发射指挥官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陈风注视着屏幕上的火箭,这是龙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固液混合推进剂运载火箭,专为发射军用卫星设计。
“一次发射几颗卫星?”
陈风问道。
“这次任务将发射‘天眼’系列的三颗卫星。”
吴博士回答,“分别执行光学侦察、雷达侦察和电子情报收集任务。它们将组成一个小型星座,协同工作,提供多源情报融合。”
“整个‘天眼’计划规模有多大?”
“根据规划,我们将在未来三年内发射48颗不同类型的‘天眼’卫星,形成全球覆盖的监视网络。”
吴博士解释道,“届时,地球上任何一个点每10分钟就会有一颗‘天眼’卫星经过,实现近乎实时的全球监控。”
“倒计时1分钟,所有系统最终确认。”
发射指挥官宣布。
指挥大厅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屏幕上的火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