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流金岁月(笫35集)大结局(2/2)
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小英邀请农业专家到县里举办培训班。她亲自陪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们讲解科学种田的方法。“大家看,这种新的种植方法,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资源,可以提高产量。而且,按照这个配比施肥,还能减少病虫害。”专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农民们围在周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问。小英在一旁也认真学习,她深知,只有自己先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民。
在小英的大力推动下,全县的农业生产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逐年稳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节节攀升。同时,小英还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的副业发展。她鼓励农民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养殖家畜、种植经济作物,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在一些山区,她引导农民种植果树、养殖蜜蜂;在平原地区,鼓励农民发展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农村的经济业态,也让农民的钱包越来越鼓。
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小英始终没有忽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她深知,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石,只有基础设施完善了,农村经济才能实现腾飞。于是,她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同时发动全县人民的力量,带领大家修建道路、桥梁,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要想富,先修路。咱们把路修好了,农产品就能顺利运出去卖个好价钱,外面的物资也能方便地运进来,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小英用这样朴实的话语,激励着参与修路的村民们。
在修建一座重要桥梁时,遇到了资金短缺的棘手问题。这座桥梁对于两岸村民的往来和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绝不能半途而废。小英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多方筹措资金。她一方面向上级部门详细汇报情况,争取专项拨款;另一方面,动员全县的企业和富裕户慷慨解囊,为桥梁建设贡献力量。她亲自上门拜访企业负责人,诚恳地说道:“这座桥修好后,不仅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也有利于咱们县的经济发展,希望您能伸出援手,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各方力量纷纷响应,资金终于凑齐,桥梁得以顺利建成。这座桥,如同一座纽带,连接了两岸的村民,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英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她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她经常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遇到了许多危险和挑战,但她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有一次,在前往一个偏远山村调研的途中,突降暴雨,道路因山体滑坡而坍塌。面对如此恶劣的情况,小英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带领随行人员徒步前行。在经过一处陡峭的山坡时,道路泥泞湿滑,小英不慎滑倒,身体顺着山坡向下滑落,差点摔下悬崖。随行人员都被吓得脸色苍白,纷纷劝她回去。但小英坚定地说:“村里的百姓还在等着我们,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她不顾身上的伤痛,爬起来继续赶路。
到达村庄后,小英顾不上休息,立刻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并协调相关部门为村庄提供救灾物资。她与村民们一起清理道路、修复房屋、抢种农作物。在她的带领下,村庄逐渐恢复了生机。她的坚持和奉献,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村民,赢得了全县人民的衷心尊敬和爱戴。
在小英的带领下,全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然而,长期的劳累和过度的操劳,让小英的身体逐渐不堪重负。她时常感到身体不适,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总是强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英在县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她始终保持着初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她的努力下,全县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周边地区学习的榜样。
然而,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65 年的一天,小英在前往一个偏远山区考察扶贫项目的途中,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倒在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上。尽管随行人员紧急将她送往医院,但最终抢救无效,小英永远地离开了她深爱的这片土地和人民。
小英的离世,让全县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人们纷纷自发地前来为她送行,街道两旁站满了痛哭流涕的群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泣不成声地说道:“小英县长,你怎么就走了啊,我们舍不得你啊!你是为了我们累死的呀!”小英一生没有儿女,也再未嫁人,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她与大山之间的爱情,成为了她心中永恒的坚守,也激励着她为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在小英牺牲后,全县人民没有忘记她的功绩。每年清明节,人们都会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来到她的墓前扫墓。孩子们会献上亲手制作的鲜花,老人们会讲述着小英的故事,让年轻一代铭记这位为了百姓奉献一生的好县长。小英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