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朱橚VS朱榑(2/2)
这不,就在周王朱橚刚刚将朱高炽好生称赞一番之后,立马便有人站出来唱起了反调。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齐王朱榑。
这位齐王朱榑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七子,自幼便痴迷武学,喜好舞刀弄枪。
曾经,他亲身参与过北蒙部落之间激烈的战役交锋,更是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武艺与过人的胆识,在广袤无垠的塞外战场上历经无数次血雨腥风的洗礼,从而积累下了极为丰富且宝贵的军事作战经验。
建文帝统治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朱榑不幸获罪,最终被贬为庶民之身,与朱橚一同身陷囹圄,被囚禁起来。
直到朱棣成功登上皇位,朱榑这才得以重获自由,并恢复其原有的尊贵地位。
一直以来,朱榑对于体态略显肥胖又好文墨的朱高炽并无太多好感,在他心中,始终觉得,唯有像朱高煦那样具备出色军事才能的人才,最适合担当太子之重任。
在他眼中,朱高煦不过就是比朱高炽晚出生了那么短短数年而已,但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朱高煦都远比朱高炽更为优秀,也远比朱高炽更有资格成为未来大明朝的储君。
朱榑冷哼一声站起了身,向朱棣行礼过后,朗声道:“陛下,臣弟却有不同看法。太子殿下虽有善心,但身形过于肥胖,体态臃肿,此乃缺乏自律之象。且太子一心钻研文墨,于武事一窍不通。如今我大明边疆仍有蒙古部落虎视眈眈者,若日后太子继位,恐难以威慑外敌。”
说着,朱榑看了一眼朱高煦,眼中满是赞赏,“而汉王朱高煦,英勇善战,颇具王者风范,多次随陛下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且汉王身姿矫健,骑射俱佳,这才是我大明储君应有的样子。”
朱棣听闻此言,原本挂在脸上那淡淡的笑意,如同被寒风吹散一般逐渐消失无踪。
他心中暗自思忖着,其实长久以来,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更为偏爱二儿子朱高煦。
若非如此,当初登基之后,他又怎会拖到整整两年之后方才立下太子之位呢?
然而此刻情况已然不同往昔,认识600后的朱吾能,朱棣知道了未来的历史走向,怎么还会想着让二儿子当太子呢。
恰在此刻,朱高炽缓慢地站起身来,他的神情既不卑微怯懦,亦无丝毫傲慢张扬之色。
而是以一种不卑不亢、从容淡定的姿态开口言道:“七叔,您这番言论恐怕有所偏颇啊!治理国家岂能仅仅依靠强大的武力呢?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不可偏废其一。
儿臣自知于武艺一道,确实并无过人天赋和精湛技艺,但儿臣善于识别人才并委以重任,凭借此点,儿臣有信心能够确保我大明江山社稷稳固如山,长治久安。”
朱棣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表现得沉稳大气的长子朱高炽,目光随后又转向了一旁满脸桀骜不驯之气的次子朱高煦,一时间竟是沉默不语起来。
原本热闹的奉天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气氛凝重压抑得令人几乎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