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潮商风云:赈捐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官场解惑(1/2)
槟城的潮汕会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馆内檀香悠悠,丝丝缕缕萦绕在空气中,为这片天地添了几分庄重肃穆。
杨会长站在厅中,眼中满是热忱,双手用力挥舞,扯着嗓子激动道:“兄弟们!这三位是从广东来的官员,为救助大清受苦的百姓,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槟城赈捐。大伙掌声热烈点,欢迎大清官员讲话!”
李准身姿笔挺,稳步迈向大厅中央,双脚站定,双手交叠,先向众人深深作揖,而后挺直脊梁,目光如炬,炯炯有神地扫视全场,满怀激情地开始阐述此行目的:“各位同胞!如今大清,外有列强如恶狼环伺,虎视眈眈;内遭灾荒无情肆虐,洪水泛滥、干旱成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国家急需资金赈济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灾民。李某深知,各位虽身处南洋,却心系故乡。所以,今日特来恳请各位头家伸出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救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乡亲们!” 他一边说,一边缓缓踱步,右手在空中有力地挥动。他的声音洪亮坚定,如黄钟大吕在大厅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在场华人无不为之动容。
然而,人群中也有细微的窃窃私语。有人眉头紧锁,侧身小声嘀咕:“这筹集的资金,会不会被贪官污吏挪用?这年头,这种事可不少见!” 有人目光闪烁,双手抱胸,对李准的能力心存疑虑:“这年轻人,看着挺年轻,真能把这事儿办好?可别让咱们的好心打了水漂。” 这些声音虽小,却如暗流在大厅涌动。
李准敏锐捕捉到这些情绪,神色镇定,微微抬起下巴,露出自信的微笑,继续有条不紊地阐述计划:“各位放心,此次赈捐做了周全准备,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把控,从资金筹集、保管到使用,都有专人负责和多重监督,绝对不会让大家的爱心被辜负 。”
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老者缓缓起身,双手撑着座椅扶手,直起身子后整了整衣衫,目光带着审视与期许,沉稳有力地说道:“李大人,我们海外华人,根在华夏,心向祖国。如今国家有难,自当尽力。但希望资金能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灾民困难。”
中年大叔师爷谢质我,原本微微前倾的身子猛地坐直,立刻用潮汕话接过话茬,右手用力一挥,强调道:“各位头家放心!李准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正式委派的,他本人是广西候补同知,他父亲李铁船在咱广东五县当了十年县令,百姓都尊称他‘李青天’!” 说着,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眼神坚定。
李准紧接着往前迈一步,双手背在身后,昂首挺胸,大声说道:“朝廷建立了严密的监督系统,相关账目定期呈递给朝廷核查,违规者都逃不掉惩处。” 他神情庄重,语气斩钉截铁,让众人对他多了几分信任与敬意。
在潮汕会馆的协助下,前来会馆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流星走到摊前,双手叉腰,声音洪亮地问道:“我与您素昧平生,这年头骗子手段多,我这是跑船辛苦挣的血汗钱,给了您后您卷款跑了,我一家老小怎么办?我担不起这风险!”
李准爽朗地哈哈一笑,脸上瞬间堆满热情,快步上前,双脚站定成丁字步,双手抱拳,微微欠身行礼,说道:“先生,您对我存疑很正常。但您总听说过湖广总督张之洞吧?如今湖北遭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下发捐纳执照,百姓交赈灾款可获封赏,符合条件能捐候补官员或给长辈捐封典。您看,这是我的委任状,有总督大人的亲笔签名和官印,假不了,所有捐纳流程也都有官方备案。”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委任状,双手递到中年男子面前。
来人接过委任状,左手托着底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着纸张边缘,仔细端详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