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二见中堂:能否开启改革新篇(1/2)
然时光匆匆,李准父子相聚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转眼间,李铁船便要前往四川赴任。李准一路护送父亲,自武汉直至宜昌。在宜昌船码头上,河风呼啸而过,带着丝丝凉意与潮湿的气息。江水滔滔,浊浪排空,波浪不断地猛烈拍打着岸边,溅起高高的水花,发出沉闷而巨大的声响,似在宣泄着离别的哀愁。
头发苍白的李铁船站在那里,身体佝偻,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的眼神中满是不舍和担忧,缓缓地抬起手,手臂微微颤抖,轻轻地拍了拍李准的肩膀,声音略带沙哑地说:“准儿,你可还记得当年送你母亲灵柩回川时的惊险遭遇?” 言罢,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似是陷入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回忆之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李准神情凝重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眉头紧锁。此时,江风愈发强劲,吹乱了他的发丝,他却浑然不觉。
李铁船微微皱眉,双手紧紧地握住李准的手臂,手指关节泛白,加重了语气说:“我们四川人,每一次出川回川,皆要在这长江之上历经生死考验,仿若穿越鬼门关。故而诸多川人离川之后,甚少再归。” 他的手不自觉地用力,似是要将这番告诫深深印入李准心中。
李准看着父亲,眼神坚定,轻轻握住父亲的手,安慰道:“爸,我明白,官场之中,触动诸多官商之既得利益,他们必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千方百计加以报复。我定会小心应对,慎之又慎。”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握住父亲的手,给予父亲一个安慰的眼神,仿佛在告诉父亲自己已然做好万全准备。李铁船深深地看了李准一眼,然后缓缓松开手,转身迈向即将起航的船只。他的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都似承载着无尽的牵挂,身体微微摇晃。
李准默默地站在码头边,望着父亲的背影,眼神中满是眷恋,直至船只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的江面上。此时,天空中飘起了细雨,雨滴纷纷扬扬地洒落,打在李准的脸上,他却仿若未觉,心中满是对父亲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深知自己必须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谨慎前行,不负父亲的殷切期望。整个码头在细雨的笼罩下愈发朦胧,那远去的船只与雨中伫立的李准,构成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与坚定决心的画面。
李准返回上海之时,恰逢李鸿章因北洋水师战败而被贬任两广总督,途经上海暂作休憩。李准听说后,决定登门拜谒。踏入李鸿章的居所,室内光线略显昏暗,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不定。李鸿章年逾古稀,面容仿若被岁月刻刀雕琢过的木雕,清瘦而布满沟壑。白发如冬日的霜雪,稀疏地散落着,眼神似深不见底的古潭,深邃中透着历经沧桑的波澜。那长须犹如风中摇曳的银丝,在风中飘动,尽显岁月沉淀后的威严与深沉。
李鸿章见李准前来,面容上泛起一丝欣喜之色,眼睛微微睁大,朗声道:“年轻人,你在广东的捐纳之名已然传遍华夏大地,堪称我大清有史以来捐纳之第一人呐。”
李准赶忙惶恐回应,身体微微弯曲,双手抱拳作揖,头低低地垂下:“惭愧之至,惭愧之至。论及捐纳对国家之贡献,中堂大人方是当之无愧的首功之人。” 言罢,微微躬身,双手抱拳作揖,尽显谦逊之态。
李 鸿章大手一挥,手臂高高扬起,高声道:“我与你父亲相识多年,他甚是优秀,未料你年纪轻轻,却头脑灵活且胆识过人,我定当好好重用你,自当先行谢过!”
李准谦辞道:“中堂大人,此皆我分内之事,何谈谢字。” 脸上挂着谦逊的笑意,目光中满是对李鸿章的敬重之情,眼神微微低垂。
李 鸿章摆了摆手,手掌轻轻晃动:“理应致谢,你于黄河维修工程之中,竟能在极短时间内筹集50万白银,不仅护住了黄河沿岸百姓之生计与安全,亦保全了老夫之颜面。我自当谢你。然有一事,我百思不得其解,你筹集黄河工程垫款为何要去借贷呢?50万之利息绝非小数目,日后你需努力多久方能偿清此笔银子。再者,即便你父子未能完成任务,我又能奈你何呢?” 说话间,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与疑惑,凝视着李准,眼睛微微眯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