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贵客似有恙(2/2)
“只要得知死者的身份,便能找到其住所,便能从中找出背后的缘由!”
道信终于松了一口气,说道:“素来听闻典史大人断案如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来日必当青云直上!”
“哈哈,承蒙方丈吉言!今日之事也多蒙大师相助!”
对于交游广阔,颇有资源的道信,陈寻素来看好,因此言语之间甚为客气。
陈寻一行人走出了天宁寺,见到正在值守的邢越,便笑着拉过来嘉勉了几句,并让他派人将尸体一并运走。
道信在送走陈寻之后,将天宁寺的香客尽数遣散,并且吩咐贴出告示,宣布本寺闭门三日之后为亡者超度,重还古刹清净。
随后他便急急忙忙赶到了一处静室之内,双手合十,诚挚的致歉道:“山门不幸,出此凶案,实在是叨扰林居士了!”
“方才前来查看的那位捕快是否失礼鲁莽?”
床上半倚半躺之人闻言,放下了手中的佛经,浅笑道:“让方丈挂怀了,那位小兄弟只是看了看伤势便走了,态度甚好,并未有所龃龉。”
林轩璧不过二十多岁,相貌俊美,语音清朗,举手投足之间自有大家风范,只不过眉心微皱,似乎是强压疼痛所致。
“因为凶案发生,典史大人要尽查寺内之人,虽然老衲一再为林居士作证,说您不良于行,但还是未能阻止,抱歉之至!”
“这倒无妨,我听说宜城县的典史陈寻屡破大案,护佑一方百姓,本来还想着见一面,当面请教,可惜啊!”
林轩璧似乎对此案颇有兴趣,似乎是不经意的问道,“我听到寺内有欢呼之声,莫非此案已经告破?”
“阿弥陀佛!林居士此言不假,陈典史到任三年,便颇有作为,尤其是建立了发生大案之后的应对规程,若非如此,敝寺之案也不可能如此快就告破。”
道信合十解释道,“已经将贼人带走,林居士安心居住即可,定然不会再有人来打搅!”
“如此甚好,甚好!”林轩璧微笑着点头,眉头一松,似乎痛苦减轻了一些,追问道,“不知死者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被人杀害在寺内?”
道信虽然不明白这位举子对此案如此有兴趣,但他出手豪阔,背景又极好,倒也不敢得罪,便笑着答道:
“此事尚在追查之中,不过老衲听说典史会在确认死者身份之后顺藤摸瓜,找到其住所。”
林轩璧闻言,忽然脸色一变,但他担心被道信看出什么来,随即改颜强笑道:“看来这位陈典史虽然年轻,行事颇有章法,日后自是前途无量。”
道信是个精细人,听出了些许弦外之音,转而恭维道:“不过他终究只是个秀才出身,将来没有多大的前程,比不得林居士已经高中举人,将来得中进士,出将入相也是寻常事耳。”
他这番话倒是有一半看在高翰林的面子上,另一半则是因为林轩璧暂居于此,为天宁寺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收入。
像这样的财神可要好好供起来,道信欠身问道:“林居士有什么需求尽管说,老衲必定尽力而为!”
他又看了一眼林轩璧的伤腿,继续道,“若是牵动了伤势便不妙了,老衲请大夫上门问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