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妈妈的记事本(2/2)
翻过扉页,是妈妈誊写的连家家训,说是家训,其实是爸爸在世时常常教导孩子们的道理和准则,被妈妈浓缩成了十六个字:端方良善,谨慎朴素,好学敏行,团结友爱。团结友爱四个字
云洁抬头看向妈妈,破涕为笑。
第三页是妈妈的絮絮教导,教导孩子们人生理想,生活智慧,学习立身的重要性,当云洁看到妈妈说他们四个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吃饭,每天最重要的任务是认真吃好每一顿饭时,云洁忍不住笑出声来,妈妈真是的,就是吃饭嘛,还一直说,一直说,好像咱们几个还是不会吃饭的小孩子似,真是......云洁笑不出来了。
妈妈当时是以怎样一种心情写下这些话的啊。孩子们没有了父亲,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这四个孩子啊,最大的才不过15岁,最小的只有5岁,以后就是没爹没娘的孤儿了!没人关心他们饭可否?粥可温?今天有没有吃饱了?心里有千万牵挂千万嘱咐,汇到嘴边笔头,孩子啊,一定要吃饱饭啊......
不求你出头出彩,只要能长大成人。我的孩子们啊,先要吃饱饭......
云洁已经哭得不能自已,她不敢抬头看妈妈的眼睛,又勇敢地抬头看妈妈的眼睛。妈妈的眼睛深情又忧郁,悲悯又坚定,正悠悠的,悠悠的,看着她啊,看着她啊......
云平和云升不知何时来到了云洁身后,一人一边,站在她的身后,云平将手抚在云洁的肩上,感受着她的颤动。
云升翻看着妈妈的记事本,他没有哭,却也一直没有说话,只是皱着眉头仔仔细细翻看每一张图文并茂的纸张,时不时抬头看一下妈妈,紧皱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过。
云洁在云平的安抚下终于安静下来,两人继续翻阅妈妈的记事本。
这真是一本百科全书啊,整本书以24节气为纲,分成了24个部分,每个节气时令,都细细描写了天气变化,农时风俗,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时令食物,要干什么。什么时候晒凉席,什么时候添秋衣,什么时候买碳打煤球,什么时候去大姨家帮忙收麦,什么时候去姥姥家落花生,什么时候要备下一冬的萝卜白菜苹果。
端午节要倒插蒲草包粽子,中秋节要阖家团圆吃月饼,年前要贴春联、准备年饭,年后要去亲戚家拜年,清明节和中元节既要完成民俗活动又要有所忌讳。
每天的早饭一定要吃好,可以轮换着吃各种米粥、面条、炒饭,每天要吃两顿青菜,每周要有豆腐、肉类,每月要有紫菜海带蘑菇,鱼类海鲜。腌制类和油炸类食物纵然好吃也要控制数量。
期间穿插着各种菜肴的详细制作方式以及各种生活常识,比如如何熬制猪油并如何储存。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按照节气时间整齐排列,最多的是教孩子们怎么吃饭。
让孩子们吃饱饭、吃好饭是徐云作为母亲最大的执念。云洁仔细抚摸着小羊皮封面,感受着细腻的触感,妈妈这是把自己几十年的生活智慧和经验浓缩在这一个记事本中了,想起前段时间妈妈强撑病体伏案疾书,云洁眼里又酸酸涨涨。
云洁非常理解云升为什么一直皱着眉头不说话,因为这本记事本,看起来真的像是妈妈的......遗书。
徐云招招手,把记事本要回去。“还有几个部分没有写完呢。等我写满写完再给你们看。”
云升心里想着:“希望妈妈永远不要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