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要是苏九在就好了!(1/2)
叶德远听后,也愣住了。
之前,他确实没想那么多。
甚至,他们还觉得。
在实验室里,这台发动机应该是最容易处理的!
叶院长此刻才意识到,第七代核反应堆动力发动机的威力远超他的想象。
他忍不住再次开口问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陆老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你也清楚,即便我们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能够控制原子的分裂和速度,但核能源反应堆释放的能量依然巨大。”
“所以,这台发动机的最低动力阈值,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如果用普通飞机搭载这台第七代核反应堆动力发动机。”
“据我初步估算,飞行速度至少会达到100马赫。”
而现在全球最快的飞机,那架无人机的速度也才10马赫。
而这个发动机,最低速度竟是它的十倍!
陆院士轻轻摇了摇头。
“不过显然,这种组合只能停留在假设层面。”
“现实中,我们根本无法用普通飞机来做实验。”
叶院长点头表示理解。
刚才陆院士已经解释得很明白了。
可能有人不清楚100马赫意味着什么!
在正常大气层中,马赫数达到2.0时,物体表面的摩擦温度就已经超过100℃!
而当马赫数超过3.0,表面温度会飙升到300℃以上!
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任何生物几乎都会迅速脱水,最终烧成灰烬。
100马赫的速度下,物体表面的摩擦温度能飙升到10万℃以上!
连周围的空气温度也会猛升到1万℃!
这种温度下,没有任何材料能保证不熔化。
即便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也才3000℃左右!
这就意味着,现有的材料根本无法完成这项实验。
放眼全球,甚至找不到任何载具或航天器能匹配第七代发动机!
当然,启用“0.01%”的能源也能勉强运行。
但这样做的实验意义何在?
总的来说,这种发动机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载具来搭载。
无论是哪种载具或设备,都觉得有些浪费。
甚至觉得配不上这款发动机。
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宇宙中的大型空间站了。
叶德远盯着眼前的发动机,头疼得厉害。
在中科院工作这么多年,他从未遇到过如此棘手的问题。
“要是苏九在就好了!”
“这东西是他研发的,他肯定知道该怎么用。”
“至少在地面上,用这种级别的发动机,实在太浪费了。”
正当叶院长眉头紧锁,苦思冥想之际,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听说,院长在找我?”
苏九刚踏入实验室,便看到叶院长和一位老教授正热议着第七代核反应堆动力发动机的用途。
他不禁微微一笑。
见到苏九的出现,叶院长脸上闪过一丝意外的喜悦。
“苏九,你不是打算休假,放松几天吗?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苏九轻轻摇头,淡然一笑道。
“你觉得我能闲得住吗?”
叶德远点点头,“也是!”
他目光转向苏九,忍不住问道。
“你当初设计第七代发动机,到底打算用在什么地方?”
苏九略一思索。
其实,他当初只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并未深思其用途。
不过现在,这台发动机确实有了用武之地。
苏九脑海中浮现出任务奖励的画面,平静地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