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2)
谢仪望了一眼铜镜,摇曳烛光中,镜中人双颊微红,眉眼柔和,显出了几分媚色。她心中一凛,眼神顿时犀利起来。
把门窗关紧后,谢仪熄灭了里侧的烛光,绕到屏风后褪去衣裳,这才沉入水中,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独自一人生活,与入京后的感觉截然不同,谢仪几乎没有放松的时候。入京城后,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视线中,稍有差池就会被发现。
咕噜咕噜……
谢仪沉在水底,只觉得一片静谧,连心都安静下来。
破水而出,谢仪出了浴桶,擦身后又换了衣裳,在黑暗中擦干了头发,又谨慎收拾了一番,这才请人善后。
等一切都弄好后,谢仪这才躺下,望着阖上的窗户发愣。
又是一年。
寒意悄悄爬上窗户,连带着莹白月光,透着些许寂凉。
谢仪侧身,听着窗外风声,沉沉地闭眼。
她有些怀念塞北的风,喧嚣又浓烈,像极了嘶鸣咆哮的烈马。
……
数日后,过节的气息才稍稍减退。
谢仪和张元渠同小院的管事商量后,给大部分人放了假,院子真真正正安静了下来。
清晨,谢仪把鸟笼挂在廊下,难得一个无雪的好天,连太阳的暖意都很是舒服。
入屋后,谢仪本是朝着书桌走去,却突然停了下来。
书桌边的画缸半满,里面都是谢仪随手画的画,并不如何精心保存,但也每一卷都好好收了起来。
谢仪眉心微蹙,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她随手抽出一副,打开来看了一眼,正巧是谢仪在这里画的第一幅。
那只边城的鸟。
谢仪眼神柔和下来,望着窗外正高兴鸣叫的黄白小鸟,又重新收起来。
这幅画沉入画缸中,同着其他的画卷一起。
……
京城越发热闹,街道上随处可见学子,酒楼也满是儒生。
开春后,京城中连讨论的话题都大多成为了最近要开始的省试。
高谈阔论有之,低声细谈有之。
刘若然正乘着马车,随同梁氏一同入宫。
刘家长子刘承坤有公务在身,除夕夜匆匆回来一趟后,就再没见人影。二子刘绵全乃御前侍卫,也守着宫内。两个姐姐则是出嫁,家中只剩下小儿子刘若然。
“你姑母许久没见你,极为想念……”梁氏正絮絮叨叨说着,刘若然微笑听着母亲的话,心中却是一哂。
想念是想,但念的怕不是亲情。
风声渐大,卷得车帘扑闪,马车内的小丫鬟连忙扶住,刘若然却在这个间隙中,望见骑队经过。
“那是……摄政王?”他轻声道。
梁氏瞥了一眼,冷淡地道,“的确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