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一场战役(2/2)
李默苏耐心解释:“你知道有一句话叫‘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吗?”
“听过,可这是古代作战的法则,现在打仗谁还用这个……”
“对,这句话是在冷兵器时代使用的,你刚才说那个小土匪堂而皇之地进咱们的营地,他不是来者不善,而是因为他们以前都是这么打仗的,他就是个‘使者’。所以我们不遵循祖先们打仗的法则,杀了他示众就能让那帮土匪心生愤怒跟我们决一死战,我们人多武器先进,唯一的弱点就是敌人太分散且占据有利地势,激怒他们,就可以一网打尽。”
“我明白了!这是激将法。”谢子科佩服地五体投地,不愧是上面派下来的人,这观察力和推理力就是不一样,以前打仗都是拼火力,没见过拼脑子的!
然而李默苏却觉得这个地理位置显而易见,是个打仗的都能发现,他显然开始怀疑吴文竹的初衷,这么简单的一场仗为什么要派自己来打?
杀了来访的小土匪,果然土匪头子坐不住了,他们的确如李默苏所料,不会说普通话,不会写字不会认字,世世代代做土匪,没见过他们这么不懂规矩的!抄家伙,决一死战!
于是,很团结很利索地拿着土枪扛着土炮从山上奔下来,齐刷刷死在B党军的钢炮下。那种视死如归要为兄弟报仇的架势,很积极很正能量啊!
此次是自己不守战场规矩算是小人的计谋,李默苏摆摆手,大有英雄相惜之感:“把他们几个领头的葬了吧。”
谢子科看着苍松翠柏的凉家山,忽然觉得它其实是满目疮痍的,埋在山下的尸体,才是这座山真正的灵魂。
“苏哥,你作为党国的军官,会为了我们像他们一样奋不顾身吗?”
李默苏满面寒意地看了一眼问出这话的谢子科,不禁又怀疑起他的取向问题。
“……其实,英雄该怎么定义呢?我觉得这些肝胆相照的兄弟们,也是英雄。”谢子科接着说。
李默苏松了一口气,内心暗怪着自己已经被那个“官逼民腐”的时代荼毒了,好不容易穿越一回,就让这个山清水秀没有雾霾的民国净化一回自己的灵魂吧。
“你以为,我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吗?”
“不敢。”
“我并不是个只为红颜不顾其他的人。”谢子科很少见到李默苏淡淡的笑意,仿佛他只对夫人才有这种表情,只对夫人才有柔情的一面。
然而,一语成谶。
***
“米乐,要不……你去找胡适先生躲一躲吧,你给了吴文竹那么大羞辱,他不报复才怪。”盼君归的两人赶走了吴文竹,却得防着以后的威胁,何诗诗出主意。
百无聊赖的米乐被何诗诗这句话触到笑点:“诗诗,我请问你现在公元多少年?”
“一九二七年啊。”
“一九二七年,胡适先生还在北平等着你去投靠?”
“啊!”何诗诗拍了拍脑门:“你是说他现在不在北京?”
米乐走到窗前摇摇脑袋:“学渣的悲哀啊!首先,一九二七年胡适不是在上海就是在美国;其次……”何诗诗忽然在她扭过来的脸上看到了高中班主任的神采:“这个时候这里叫北平。”
“胡适的事我不知道,北平和北京的口误你也要计较啊!”何诗诗尖叫:“不要跟你这个处女座做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