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电击恶魔女德班(十八)(2/2)
杨永利干咳几声:“你们正经点儿,咱们是在治疗,不是调戏。张扬啊,我问你,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张扬躲在墙角摇头。
杨永利:“不知道……啊?”
“这有啥不知道的。你有喉结,有老二,你是个男的,这很难吗?”
张扬低着头,耳边嗡嗡响着外界的声音,大脑中那个难题却挥之不去。
“杨主任,光问不行,咱得用点其他办法。不然就白收他爸妈的钱了。”
杨永利一边品茶一边微笑。
……
“为什么要杀杨永利。”
“他是个恶魔。”
“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十多年前。”
“为什么说他是个恶魔。”
“他打我,骂我,控制我,拿电击治我。”
“还有呢?”
“……脱我衣服,逼我看黄-片,让我做一些羞耻的事。”
“他为什么逼你做这些?”
“他想侮辱我。”
“……为什么要杀他?”
“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控制不住?”
“有个特别可怕的声音一直和我说,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
……
胡警官一行人为了查找张扬的下落,曾经突击调查女德班夏令营。当时警方没有正当理由对机构负责人实施抓捕,但事后,运营一方出于各种考量,暂停本期夏令营。
张扬失去一份工作,很快,另一份工作找上门——
依旧是宣讲“传统文化”。
这对张扬不是难事,传统文化那些事儿,他张口就来,尤其是自古以来女人该怎么做,他能说个三天三夜不重样。
在第二个东家举办的夏令营里,一次私下聚会,张扬见到了杨永利。
当时,东家宴请杨永利,为的是从他那里获取“教育经验”。之前,网络上有人爆料杨永利教育中心各种“黑幕”,话传到了同为经营教育机构的东家耳朵里,他通过行业内部渠道得知杨永利一年获利远超他们夏令营,便想着向这位“未成年人教育专家”请教管理经验。
当今世上最好挣的钱是孩子的钱。
“不良”未成年人教育这一块蛋糕巨大,永远不愁没有家长上钩。
饭局上,张扬坐在包间一角,看杨永利和东家谈笑风生。这么多年过去,张扬脸上悄然爬上几条皱纹,也就是杨永利口中“成熟男人”的标志;而杨永利似乎永远活在那个年纪,不会变老,更不会死。
张扬控制不住自己。
他从未在夏令营中失态。如果不是后来警方调查与问话,同事甚至不知道张扬有精神疾病:
“张扬……挺正常一个小伙子啊,就是这么大了没结婚,他长得还不错,我都想过把我妹妹介绍给他呢。”
“他平时挺温柔的,也没见精神病发作。”
“不过有时候他讲课很激动,尤其是说到传统女德文化的时候,我看他一个男的都比有些女的激动。”
正是这种“看上去没毛病”打了饭局上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吃到一半,张扬已经失去理智,他甚至记不起来那一晚他有多疯狂。
根据目击者情报,张扬冲出包间,笔直朝厨房奔去,途中正好碰见服务员推着蛋糕车向另一包间走去,张扬停下脚步,夺过一把又长又细的切蛋糕的刀子握在手里,一路跑回包间。
他提着一把刀,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杨永利身边,一把将他推到按在地上,一刀一刀刺进他的身体。
脖颈,胸腔,心脏,腹腔。短短二十秒,杨永利身上开了几十个血窟窿。
杨永利血液发黑,源源不断从体内流出。
张扬满脸是血点子,手中快刀不停。
……刺了杨永利那么多刀,怎么眼前的杨永利,依旧在对他笑啊……
在场所有人吓得无法动弹。还是追进来找刀的服务员尖叫一声,报了警;场内所有人作鸟兽状四散。
疯魔杀人,不过如此。
……
杨永利死了,张扬被捕。
这一新闻瞬间引爆社交网络。
张扬背后的故事被媒体广为报道。
警方将张扬送去做精神病鉴定。
根据张扬本人描述,那一晚他脑子里有个声音一直催促他“杀了他”,他陷入泥潭,完全忘记当时是如何思考的,等回神过来,已经被警方抓了。
在往后漫长的刑事诉讼程序中,经司法程序鉴定,张扬本人在作案时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作案时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
张扬被送去强制医疗。
杨永利死后,其家人一度试图通过公权力、舆论等途径促使张扬走上死刑台。而这一次,许多从教育中心走出来的年轻人成为张扬背后的支柱,他们自主结成一队,为张扬奔走呼告。
媒体详细报道张扬的一生,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发声,说这次事件是一个悲剧,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不仅是国家在未成年教育方面的缺点与不足,更是社会观念落后的体现。
以杨永利管理下的未成年人矫正与教育中心为代表的各种教育机构,至今采取的依旧是体罚、心理控制等方式,让孩子屈服于恐惧之下,获得改变。
这样的改变不会长久,相反,很可能造成反噬后果。
这一事件引起全国广泛的讨论,讨论不仅限于电击治疗,更涉及到健康的未成年人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在短期内无法迅速通过立法的情况下,为避免张扬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北国政府决定率先行动。张扬被送去强制医疗不久,北国政府开展一次从上到下的“针对存在非法教育手段机构的清扫行动”,将全国上下类似机构逐一整顿关闭。
行动收效颇丰。
后来,警方曾经调查过杨永利教育中心那面“勋章墙”上的“优秀学员”的现状,在交谈中,许多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万幸的是,他们有爱他们的家人、朋友,在离开教育中心后生活逐渐走出电击治疗的阴霾。
原属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杨永利每年都会对以往治疗过的学生进行电话回访,把那些成才的学员信息记录下来,擅自贴在勋章墙上作为宣传广告,讲给来参观的家长听,而杨永利并未获得这些学员的同意。
这些离开教育中心的学员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擅自当做广告来使用,毕竟,一旦离开了这个监牢,没人想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