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上)(2/2)
她冷冷地收回视线,蓦然瞥见不远处的埠头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没想到她也有这样一颗纯粹的少女心啊,原以为她就是个冷漠而高傲的女人呢,眼高于顶,万事入不了她的眼,除了陆庭琤。
嘉元县主韩鹤晴正闭了眼在那里默默祷告,也不知许了怎样恳切的愿望。
顾筱之放完了河灯便转过身来,卷画将老侯爷“做”的花灯递回给自家姑娘,她接花灯的手一顿,眸光流转,潋滟而深沉。
“你们有要放花灯的,便趁着现在也放一个吧,给自己或家里许个心愿。”顾筱之对那些跟来的婆子、丫鬟们笑道,又叫入烟领了他们去挑,挑多少都由她付了银子。
丫鬟、婆子们各个欢喜地朝她谢了赏,却也不敢一下子离了这么多人,三三两两的依次过去摊上挑了。
顾筱之不经意地走到那小摊前,借了笔墨在那盏花灯上添了个不起眼的落款,左右观望了一阵,抬手招了一个才总角的小孩儿,给了他五个铜板,笑道:“待会儿那边那个姐姐上了河堤后,你便把这盏花灯塞到她手里,然后什么都不要说也不要朝我这儿看,只管掉头往人多的地方跑。那个姐姐虽然和善,但她身边的人都不大好说话,你人小又机灵,跑进人群里,他们便抓不到你了。”
这小孩儿本来就是趁着上元节出来做些营生的,对这一带熟门熟路,眼下突然有这额外的收入,自然满口应承。顾筱之笑着让他去了,倒把紧紧跟着她的卷画惊讶得张大了嘴。
“快把嘴巴合上,你方才什么都没看见、听见。”顾筱之笑眯眯地敲了一下她的下巴。
没过一会儿,那边的河堤上果然传来一阵骚动。
顾筱之远远望见韩鹤晴正呆愣愣地提着那盏被强塞的花灯,一脸茫然的模样,而她身边的侍女、护卫们则要去追那个莫名出现的小子,奈何他腿脚好,路又熟,人还多,很快便没了影。韩鹤晴叫住了他们,没让继续追,转而提起那盏花灯细细打量起来。
顾筱之勾了勾唇角,这个以祖父的名义送过来的花灯,祖父实际“亲手”的成分水是水了点儿,但万一人家亲手糊了纸呢,那也算是他老人家“亲手”的心意了。然而无论如何,眼下这样大好的机会,她实在不想错过,便也只好不孝一回了,就算是她辜负了祖父的心意,去借花献佛。
前世,韩鹤晴在琼林宴上对陆庭琤一见钟情,至此两人歪歪缠缠了十年之久,直到东山王府因谋逆大罪而覆灭,她也跟着香消玉殒。今生,她不过是帮着这两人提前有了交集,如果韩鹤晴口味没变,应当还是会对陆庭琤一见钟情,而陆庭琤没有了她这个障碍,也能与心心念念的人儿琴瑟和鸣了。
多好,皆大欢喜。
待他们这一行人都放完了河灯,顾筱之眼见与朱颖、齐芦溪约定的时辰快到了,便与顾筝之等人说了去意,商量着过一个时辰后他们还在这儿汇合,然后再一同回府。她又特意叮嘱了徽哥儿几句,要他千万跟紧了姐姐们,等她回来给他带好玩的小玩意儿,随后便带了林嬷嬷、卷画、入烟,并一位胡姓护卫往柳畔亭而去。
玉河堤岸人流湍急,他们跟着徐徐走了近一刻钟的时间才到柳畔亭,却见亭内同样人头攒动,高歌欢笑声不断,偶尔还爆发出一阵阵振聋发聩的大笑声,显见得是有人在里头聚会。
顾筱之微微皱了皱眉,这里实在不是个碰头的好地方,阿颖能不能靠点儿谱?她正打算在附近找个空旷些的地方等待,不曾想亭子里突然有个清越爽朗的声音叫住了她。
“顾二小姐这是往哪里好走?”
亭中的喧嚣有片刻的停顿,随即又吵吵嚷嚷起来。
顾筱之转眼看去,月上柳梢头处有个高高大大的身影斜斜地靠在亭柱上,满脸的络腮胡子,头发也没有梳好,随意地披在脑后,乍一看活像只大野熊。
原是那只著名的大野熊,宁远将军呐。
她一错眼,又发现了宁远将军身边另一个熟悉的身影——无论何时何地,她绝对不想看到的一个人。
陆庭琤。
这真是个尽是遇到熟人的上元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