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氏(2/2)
待各房的人都一一见过,承恩侯发了话,叫顾现领着小李氏去祠堂叩拜祖宗和萧氏的牌位。
大伙儿见他们离去,这才散了。
二房的人回到荣和堂,顾衡之与顾筱之又再给顾现和小李氏请了一回安。
顾现点了点头,眸中柔和,低声说道:“往后,便是一家人了,你们自然要多尊敬你们母亲。荣和堂的一应事今后都由你们母亲做主,若你们平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要与她商量,她自会照应你们妥帖。”
“是。”顾筱之与顾衡之恭敬地应道。
小李氏腼腆地一笑:“二爷放心,我虽年轻,然既做了他们的母亲,自会尽我心力,视他们如己出。”
“嗯,今后便辛苦你了。”顾现柔声说道,随后又与顾筱之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带了顾衡之去前院。
荣和堂里便只剩了小李氏与顾筱之,以及各自的丫鬟、婆子。
顾筱之自觉没话与她多说,屈膝行了一礼,便要告辞:“母亲也劳累了这许多功夫,请好生歇息,筱之先告退了。”
“不急,筱姐儿且先坐会儿。”小李氏却笑着留住了她,转身朝自己贴身的嬷嬷使了个眼色。
那嬷嬷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便进了内室。
顾筱之心中疑惑,面上却不显,任由小李氏拉了她到身侧坐下。
小李氏握了她的手,犹豫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如何开口,直到那嬷嬷捧了个匣子回来了,才闪躲着轻声说道:“难为你叫我一声母亲……我既做了你继母,便也要叫你生母一声姐姐。我听说过几日便是姐姐的生忌,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劳烦筱姐儿替我供奉到你母亲跟前儿吧。”
她接过那嬷嬷手中的匣子,打开来是一张二十两银子的银票,将它郑重地交到顾筱之手里。
顾筱之惊得连忙站起身来,忙不迭地说道:“这如何使得呢?您方才已去祭拜了我生母,母亲在天有灵定然是认同您的,还要感激您替她照顾了父亲呢。今后您能与父亲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便也算是安了我母亲的心,又何必如此。”
“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不知道,倒也罢了,既知道了,断没有当作不知道的道理,还请筱姐儿成全我。”小李氏也跟着站了起来,将匣子双手捧到顾筱之跟前,“照理说,我原该亲自料理姐姐的法会的,然我到底新婚,面子薄,怕出了什么错处,又怕家中有什么忌讳……因此,也只能请筱姐儿替我担待一二了。”
她又犹疑地嗫喏道:“筱姐儿……可要千万成全了我这片心才好,否则我这心里……也是不安。”
她说的自然是对她生母不安,觉得愧疚。顾筱之却想到,她才嫁进来,若百般推脱,倒显得自己不近人情,看不上她,反叫她多心了。
于是,便将那匣子收了下来,感激地说道:“多谢母亲的一番心意,筱之替生母谢过了。”
小李氏这才腼腆地笑了,喏喏地道:“你看得起我……”
待顾筱之告辞离去,小李氏仿佛连日奔波之人终于到了家,近似瘫坐在椅子上,长长出了口气后,才与那嬷嬷说道:“方嬷嬷,我方才表现……还好吧?二爷和筱姐儿他们,应当会欢喜吧?”
那方嬷嬷笑着说道:“二少爷……年纪轻轻的就板着一张脸,奴婢倒是没看出来。不过,二爷与二姑娘应当都是极欢喜夫人的,夫人且放宽了心吧。”
“那就好……”
小李氏拍了拍心口,总算安下心来,她朝夕相处的是夫君,在内宅见得最多的是那位继女,只要这两个她相处好了便万事大吉,至于继子,疏远些倒也无碍,彼此敬着就好。
想明白这些,她终于彻底放松下来,便与方嬷嬷闲话开了:“二爷除了皇后娘娘,不是还有一位妹妹么?怎么今日没有瞧见那位姑太太”
今日除了那位小姑太太,还有长房已出嫁的大姑奶奶顾简之也没有见到,不过她随了礼来,只因与夫君在任上没法赶回来,才没有出席,而那位神秘的小姑,却是连一个多的字眼儿都没有听说,不知是何缘故。
方嬷嬷微微变了脸色,四下瞟了一圈,见都是自家陪嫁过来的丫鬟,才压低了声与小李氏说道:“夫人往后,别问这位小姑太太了,只当不知道这个人。若老夫人或二爷想让您知道,自会与您说的。”
小李氏心中一凛,嗫喏地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问出口,只是眼中还是有些茫然。
未嫁过来之前,姨母把能想到的承恩侯府里的景况都与她说了,却独独漏了这位未来小姑。她以为兴许是出嫁女的缘故,说不说也没什么要紧的。及至如今嫁过来了,还是没见到、没听说这号人物,这才觉得有些奇怪。
方嬷嬷见她这般模样,虽明知她胆小,却仍怕她一个不慎说错了话,便在她耳边稍微提点了几句:“奴婢听说,那位小姑太太曾经闹过和离,后来很快又二嫁了。自那以后,侯府里便对她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