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6章(2/2)
这个年轻的守将叫崔正汉,他的父亲就死于丙子胡乱。
他告诉李景奭,誓死相随。
那一刻李景奭是非常感动的,不是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表忠,而是知道了很多朝鲜人,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兵内心都是不甘的,他们只是表面的屈服,他们也还有斗志,他们还有激情,只是被当前形势所逼,不得不低头。
他们并非行尸走肉,他们并非一潭死水,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去拼命!
靠拼就能拿下辽阳城么?
辽阳可是大城,城高墙厚,若是满员守军没个上万人围困攻城决拿不下!而他此时只有三四千兵马,而且是轻装,一没火炮,二没攻城器械,想拿下一个大城,吹牛逼呢!
但明廷说了,辽阳此时是座空城。
但这个情报还没确认过,而且他们也不可能等到确认后再发兵,只能便发兵边派探子去确认。
假若情报不准,那边守军满员,那要么退走,要么观望等明廷那边消息。
若情报准备,那就动手!
可即便辽阳真的是座空城,城门一关,你三四千人想拿下也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所以李景奭和崔正汉便商议,兵行险着,兵不厌诈
骗!
骗不了的话再硬干!
但打辽阳城之前得先过一关。
这一关就是凤凰城!也就是今天的凤城市。
原为明廷的辽右卫所,下辖十七个兵堡,是明廷和朝鲜边境关城,如今为清廷所控,少量驻军,被清廷用来囚禁朝鲜的一些亲明大臣,李景奭就曾被囚禁于此。
所以他对这里熟悉的很!
以至于他有绝对信心轻松拿下,而后以此为据点奇袭辽阳!
这一场奇袭战只准赢不能输!
这时李景奭和崔正汉共同的心声。
李景奭知道只要这场仗打赢了,朝鲜就有希望了。
当然他俩人也会因为这场仗平步青云。
李景奭这个时候因为清廷制裁原因,不能入朝为官,即便现在复出领兵但没实际官职,但只要这一场打赢了,他便可堂堂正正入朝挂职了,少说也是朝鲜三公之一!
其实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昭显世子再三请求,清廷允许朝鲜起用废锢诸臣,李景奭得意重新入仕,直接就是右议政,两年后左议政,再两年后孝宗即位,直接就领议政也就是首辅了。
历史的轨迹虽然有所改变,但历史又总是那么的相似。
李景奭恰这个时候复出,一旦打赢了这场仗,也顺理成章的再次入朝出仕。
至于崔正汉这种年轻将领,有拼劲有斗志有激情有抱负的,一旦军功加身也必为重用。
这些都是后话,眼下还是看俩人如何操作了,赢了一切顺理成章,输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