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2)
那就是在修罗场埋骨地附近生长着的一种粉白色的小香花,梅念四采了一小把,拢在衣袖里,直到见了安若,才将衣袖抖开。他捧着这些香花走了一路,走到安若身边的时候,刚采的香花受到挤压,不少花瓣已经被挤碎变得透明,花汁渗出。可这些香花被挤压揉碎之后,原本柔和冲淡的香味竟变得馥郁至极。安若闻到,一怔之下,问:“荼芜香?”
梅念四见安若一说便中的,登时笑着点头,说:“娘子果然见多识广。”
安若摇摇头,说:“我可没你夸得这么厉害。我是闻了味儿才猜到的,可我从来没见过这香的本来面目,竟是这样的香花么?”
梅念四点点头,说:“正是,这是荼芜,鲜花取汁,与木粉合成香饼,便是荼芜香。若不用木粉,只将鲜花晒干了熏染衣物,香味也能经久不散。”
安若再次低下头,深深嗅了嗅这香花的香气,登时觉得满脸满身都已经沾染了这种味道,登时记起自己昔日有此乘辇车出门,曾把这种香挂在玉香囊中,登时满路都香了起来,那当真是宝马雕车香满路了。
安若兀自沉浸在回忆之中,梅念四又插嘴说:“昔年的时候我在京里,就听说这荼芜香陆上所无,唯见于南方岛屿,产量极少,实在没想到在这里也能找到。据说本朝有多位公主偏爱此香,所以各处有专门采这荼芜花的,专门贡入宫中和公主府,不予市售。所以民间此香极少,又有个名号,叫做‘公主香’。”
安若一瞪眼:“有这等事?我怎么不知道?”
梅念四被她一贯不循常理的反问给噎住了,半天才道:“确实如此,本朝安康公主、长乐公主、玉清公主、兰陵公主等等……都极爱荼芜香。”
安若一摇头:“一个都不认识。”
梅念四登时又给噎了回去:这些都是本朝的公主,您眼下在这小小一个荒岛上,就算是想认得,也没处去结识呀!
他可不知安若心内正想着:果然老了,这些后辈……她一个都不认得了。安若当年固然极爱这荼芜香,可是她在军中的时间较多,日常军装示人,不爱红妆,香料也只用过这么一两次。再加上她素性疏朗,于香料饰品都不怎么上心,更加想不到将这香料买断作为贡物,只由她一人享用。因此这种“公主香”的风气,都是在她身故之后,才慢慢兴盛起来的。
“博衍,亏得你细心,若不是你,岛上怕是谁也不会注意到这种香花。”安若在心内估算了一下荼芜香在京城的价格,登时双手一拍,觉得有门儿。这种香花除了制香以外,并无其他作用,而且制香的成本也不算高。就算是岛上的人无暇制香,也可以直接将采来的花晒干了储存起来,若有商船经过,总能出手的。
而且梅念四还提醒了安若,岛上的出产,除了他们已经想到的,和这荼芜花之外,还有一些草药,至少肯定有驱蛇与驱蚊虫的药物。回头问一问宁十一,看看有没有樟脑薄荷之类,可以治晕船的药物,岛上自备一些,余下的再卖给过路往来的商船,一定能换些岛上得用的必须品。
“所以朝中现在是哪个公主,还喜欢‘公主香’么?”安若一拍手,转回正题,“若是有,咱们大可以将岛上的香花采了,取汁制香,托着个进贡的名义,送归陆上去,赚它一票。”
梅念四心里实在觉得安若委实有些难以琢磨。一方面她见多识广,这种只有宫中能见到的荼芜香,她只一闻味道就认出来了,就算不是宫中之人,那至少也应是官宦人家的贵女;另一方面,安若又处处表现着对皇家之事一无所知——论理,这不应该呀。
于是梅念四摇摇头,说:“当今皇上膝下还没有公主。皇上的几位姐妹,和亲的和亲,下嫁的下嫁……现下已经没有几位在世了。”
安若登时泄了气,但马上又振作起来,攥着拳头说:“那也无妨,就算是没有公主,宫中还有皇后妃嫔,朝中还有达官贵人,民间还有富商巨贾……只要世上还有喜欢这种香料的人,这岛上的荼芜花就应该有用。博衍,你这可绝对是立了一功。”
她转脸看向梅念四,直截了当地问:“你介意我问问你的身世么?”
梅念四心里一惊,连忙躬身道:“博衍四岁进乐坊,七岁学艺,是一名歌伶,娘子已经知道了。”
安若摇摇头,说:“我想问的是,你是怎么上这座岛来的。”
梅念四口中支吾:“也就是遇上了船难,被兄弟们相救,才到这岛上的……后来的事,娘子您都知道了。”
安若“嗯”了一声,说:“你莫要觉得我在疑你,我是觉得你虽是歌伶,却对朝中的事情知道得清楚,又熟悉这种罕见的香料,再加上你与乐十六走得接近。因此我猜你是梨园子弟,或者至少在梨园待过一阵子,怕是卷入了什么朝中秘事,才会上那船,继而才会到这岛上来。我想着我们总有一天要回去,所以……”
“娘子想知道博衍的立场?”梅念四赶紧回答,“娘子,博衍没有立场,娘子的立场就是博衍的立场。博衍也没有进过梨园,认得乐师父,实在是事出偶然……”
“好!”安若干净利落地打断了梅念四急急忙忙的剖白,简短地道:“将这些荼芜留下,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