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2/2)
“锁了。”
没错,是我叫人锁的。
别人送死可以,温琏不行,他想去可以,我不同意。
斐韶抿唇一笑:“你就不怕他出来揍你。”
我当然揍不过他,能揍的过,我也不至于把他锁了。关键是这孩子它不听啊,犟的跟只牛似的。我能怎么办?
那日也是,不给车寅脸面,往深了想就是不给温大将军脸面。父子双将,关键时候起内讧,消息要被传出去,不知紊乱多少军心。有其父必有其子,像他父亲,硬、板、直,但没他父亲沉稳,到底还是年轻些。
我鼻子里哼气:“那得他出的来才行。”
“不好了,不好了,褚参军。温小将军逃走了。”
这话还没暖热呢,第三日我刚出门,一个将士就在门口大喊,后面还跟着几句更寒心的:“温小将军直接把门踹碎走的,我们不敢拦,拦也拦不住。温小将军抢了马就直奔出了宫,临走前还给您留了句话。”
我看着远方晨光微熹的天际:“什么话?如实转达。”
将士搓了搓手,梗着脖子喊道:“告诉褚令,待我砍了李恪狗头,就回来砍他的。”
没想到我手下的人还挺有表演天赋,不去唱戏倒可惜了。在这绘声绘色的描述里,我仿佛看见温琏双眼通红,一左一右,左边写着褚,右边写着令,烧的可不就是我嘛。
接下来三日,日日都有烦事来扰。
“回参军,成京内乱,有流民扛着锄头攻入府衙造反。现已镇压,请问锄头该怎么处置?”
“回参军,一个成京小娘子闹到府衙门口,说看上了王览将军,要您当媒人。”
“回参军,成京到都安的山路有山匪出没,放火烧林,截断我军退路。放火的人已被擒住了。”
我吩咐王将军守城,对其余诸将道:“立即整队,赶赴都安,刻不容缓。”
一千人马缓装急行,不到半日即到了都安城下。眼前一片火海,腥臭难闻,四千人马全军殆尽。我看见火光城头,一面白棋缓缓升起。
温大将军安然端坐马上,车寅神色惨白,跪坐在前。
一礼官捧着降书颤颤巍巍的走到马前:“伪长乐六年四月一十三日,都安李恪叩头死罪。”
远离火海尸体处,一人端坐马上,映着四沉的夕阳,一袭银甲,熠熠生光,枪头染血,红缨翻飞。
这场胜利来得快,比我预算中的早了几日。
温大将军率先入城,率领大军进驻都安,我带来的援兵负责清扫战场,收集粮草和善后工作。眼看都安城的模样,应该暂时没烧起来。
之后琐事太多,再次见到温琏的时候,已经是七天后的议事会。温大将军上座,温琏和斐韶各坐下首,我行了一礼,也连忙入座,屁股刚一坐稳,温大将军就开口了。
讨论的内容不过三项:第一、李氏宗族该如何处置;第二、成川天下该如何处置;第三、车寅该如何处置。
第一项看似紧要,说开了也是小事。李恪诸人杀不得,一杀成川就会大乱,如今的现状是经不起折腾了。
斐韶道:“当日大将军出兵,本就没向朝堂禀报,提的又是速战速决的法子,自从二月从武陵出发到今日,已经三月有余,后方粮草供应不足,幸在成川地富国丰,靠着那些成京富户,还能勉强再撑一月。若是妄杀李恪宗亲,让百姓以为我朝效法屠城故事,局势必将彻底失控。”
我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第一项说开了,第二项也就好办了。
斐韶道:“成川地势颇佳,物产丰美,他日并入我朝版图,可供后勤粮草之所。只需要在军中挑选管理良将,再从成川旧臣里找几个安分守己的,实行温和政策,不消两三年,人心自然归服。”
再三议论,最后拟定了人选名单。我推选了王览。
温大将军再开口,问的却是我:“这次揪出叛徒车寅,褚参军功不可没。如今你且说说,该如何处置他?”
温大将军盯着我,温琏盯着我,斐韶也盯着我。我能如何说,又当如何说,左不过是顺着温大将军的心里话说了。
这谋士谋士,除了谋事,偶尔也得当主子的挡箭牌,好事替他留着,坏事替他扛了,这也是本分。
只是这几双眼睛盯着我,倒叫我有些心慌,似乎做了错事的不是车寅,而是我。
我挤出一抹微笑,却又被温琏一记冷眼给冻了回去,这提着嘴角不是,收了嘴角也不是,我只能僵脸道:“回禀大将军……”
“慢着。”说这话的是温琏,难不成他突然想起报仇,要割我的脑袋不成。不会不会,他老子还在上面坐着呢,他暂时不敢放肆。
温大将军怒道:“住嘴,孽子。”
温琏神色严肃道:“父亲,我有话想问褚参军,还请莫要阻拦。这话不止是我,斐长史也好奇。”
我赔笑道:“温小将军想知道什么?”
温琏目光犀利的瞧着我:“车寅反叛一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褚参军欺瞒我的前始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