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篇(6)(2/2)
本想等昨儿的太医来了问清楚太医院的吃食在哪取,结果到了这个点整个院子也没见着个人影,想着对方可能在忙,便慢慢往外头走自己去找吃的。
……
太和宫。
作为每日早朝的场所,整个宫殿的装饰异常庄重肃穆,用以支撑房梁的柱子都雕刻着龙纹盘踞,朝阳的光芒散落在殿内,照在龙首上折射出金色的光影,很是神圣威严。
早朝的气氛一如既往的压抑。自打先皇驾崩之后,新任皇帝继位有些匆忙,虽然最终凭借手段稳住了朝局,但论掌控终究是远不如先皇那般一言九鼎。
高顾清对朝堂上的这些猫腻很清楚,但想重新树立自身的威信却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首要的就是文官勾结串联,隐隐间已经形成好几个利益团体,势力蔓延宛如地底的树根交错纵横,令人难以看清。
虽然有武官来牵制,但终归是无法做到指挥如臂,到如今每日的早朝近乎都成了文物两方的争吵。文武不合乃历朝历代的趋势,文官觉得武人五大三粗没脑子,做事莽撞不计后果容易坏事,不利于国家的管理;武官觉得文人虚伪阴险是绣花枕头,除了懂些诗词歌赋整天无病呻/吟以外什么都不会,实乃一群草包。
双方不对眼,往日先皇凭借威慑还能压住,现如今却是隐隐有些失控的架势。
“启奏陛下,温、卫两国近日似乎发生了饥荒,边墙外多有难民游走。且前哨还多次侦查到两国有少量骑兵游弋在戈壁,且国内似乎也有调兵的迹象。臣请求派兵驻守边疆,以防止两国侵袭!”
“启奏陛下,臣不同意袁将军的决定!如今国内大半地区也因为干旱而颗粒无收,举国上下都在赈灾施粮。这时候大肆调动军队只会引得百姓惶恐,甚至引起一些歹人引发动乱。到时候不仅防不了外患,还有可能生出内乱呐!”
袁将军怒斥道:“你们这些迂腐的书呆子哪里知道打仗,这种情况下若不提前防备,一旦被打个措手不及,敌军长驱直入下帝都都将陷入危险!”
这文官不屑地反驳:“粗鄙武人!你可知道如今正是内忧外患之际,想要调兵必先安抚灾民,不然国内一旦乱起来了,温国和卫国必然如猛虎豺狼般扑过来啃噬!”
“臣复议袁将军,恳请陛下调兵!”
“臣复议太傅,恳请陛下优先安抚灾民!”
“……”
双方争来争去,最终两方泾渭分明的团体齐刷刷地看向了龙椅上的帝王。
这是一个选择题,也是文武百官两方势力的一次博弈和试探,试探帝王究竟偏向哪一方。一旦文官获胜,武官将逐渐疏离,王后将更加难以掌控;反之亦然。
面对这无论选文还是选武,都将失去左膀右臂之一的难题,坐在上首看了半天戏的高顾清面色平静,双手搭在腿上,手指有节奏地点着膝盖,深邃的眼瞳内不带丝毫情感,威严得让人根本猜不透其心中所想。
沉吟片刻,最终目光落向最远处不起眼的某个角落,低沉的声音响起:“寡人觉得众爱卿的提议都很好,赈灾安民跟戍守边疆应该同时进行。”
众文官:!!!
众武官:???
不理会底下的惊讶跟疑惑,高顾清起身笑道:“李昌伯,把你的东西呈上来。”
众人目光陡然一转,齐齐看向从角落里走出的短发男子。此人不卑不亢,淡然走到殿前,从官服口袋里取出一块土黄色的疙瘩摆在众人眼前。
“这是何物?”
“像块石头似的,上面还带着泥土,看起来好像才从土里挖出来,莫非是什么果子?”
下方众人纷纷猜测,李昌伯那算得上英俊的脸上涌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吊足了胃口后解释道:“此物名为土豆,可替代五谷作为粮食,既能蒸烤也能炸炒,还能做成粉食。”
有人试探地问:“此物真能入食?亩产多少?”
李昌伯:“土豆能适应绝大多数的土地,只要种下去基本不需要人养护,一年两熟,亩产的话1000到1500斤。”
“一,一千斤!”
朝堂之上除了李昌伯跟高顾清以外的所有人都陷入震惊。
给下边的太监示意了眼神,对方立马宣道:“呈土豆进殿!”
顿时,一队队侍女端着色香味俱全的土豆全宴进来,蒸的、炸的、煮的、炒的样样俱全。
高顾清笑道:“众爱卿尝尝。”
“嗯,这土豆口感粉嫩,香味浓郁,可做菜,亦能当主食,妙哉,妙哉啊!”
“不错,在边疆种下这等食物,将士们也能自给自足了!”
“天降仙食,这是天降仙食啊!天佑我顾国!”
一顿吃下来,文武百官尽皆被土豆给征服。高顾清大手一挥,命令开挖提前种植在皇城郊区的土豆赈灾,同时扩大种植面积,派士兵护送土豆后前往边疆守卫。
一条条命令发出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给所有人一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感觉。一些从高顾清继位起就存在的轻视在这一刻被彻底灭去,帝王的威严重新立起,笼罩整个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