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决定(2/2)
平时两人靠QQ和公共电话保持联系。
出国前陈麦唯一的收获要算是当时培训班的传奇人物邢睿。
一头黄色韩式倒栽葱,宽大黑T银链子,超肥嘻哈低档裤,露着一圈花内裤,脚踩脏兮篮球鞋,背一小号小书包,肩带滑到了胳膊肘。另类、不守规矩、盲目跟风,但从略囧的表情来看又不像富二代或纨绔子弟。
培训班是面向全社会招生的,所以学生的成分跟高中时期完全不同。当时整个培训班一共35人,来自山东各地,黑色头发的人竟然成了小众。
报到那一天陈麦的感受是“哇,原来出国的人品味就是不一样啊...。”
大家参加培训班的目的也大不相同。有为了出国的,有为了当日语老师的,有单纯出于爱好的,有为了找个日企工作的。
年龄从18到24岁。陈麦是1984年1月19日出生,比邢睿小5天,两人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也是关系最好的。
然而两人成为朋友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源自于陈麦内向的性格导致他很难主动跟别人聊天,更别说邢睿这种自带距离感的人了。
邢睿来自烟台,身世却一直是个迷,他开始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是范冰冰的校友。”
邢睿在济南所有的出国手续都是自己一个人办的。虽然崇拜日韩,但人还算朴实,性格活泼开朗,并非不学无术的混混。
2003年2月末,陈麦的父亲早已给选好了大阪的MARCY日本语学校,因为学校所在的大阪既是日本第二大城市,消费又比东京低一些,这个学校在运作上非常成熟,口碑不错。
邢睿在陈麦的劝说下,在最后时刻也选择了MARCY。
日语学校面签的日子到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面签前陈麦的父亲就从中介那里了解到面签官竟然是中国人,这下陈麦心里有了底。
面签当天,酒店会场布置的高级又严肃,工作人员轻声细语,跑前忙后。
“接待外宾和接待内宾果然档次不一样”,心里犯嘀咕的陈麦被环境弄的开始紧张起来。
陈麦心里清楚,这个面签是必须要过的,不然自己将失学!
虽然陈麦提前做了准备,但笔试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几个月日语的陈麦,竟然五十个音都没有记全!来了个英语5元音惨案重现!
笔试一塌糊涂,后面的面试,陈麦就更紧张了。
女面试官,皮肤白皙,面相和善,笑容和蔼,金边眼镜。
先跟陈麦用日语打了个招呼,平时最喜欢口语课的陈麦此时竟然紧张的支支吾吾无言以对。
老师见状便用语调有些别扭的中文说“看来我们还是用中文交流吧,我叫美田和子,我是中国人,朝鲜族。”
“既然说中文那就好办了。中国人竟然是日本名字?从没听说中国还有朝鲜族?” 这时陈麦的大脑在高速运转。
老师拿着陈麦笔试的卷子,却并没有提及笔试的糟糕内容,问了一些中介事先帮忙整理过的常规问题。
后面入场的邢睿由于平时就喜欢日韩文化,日语成绩也是班里最好的,笔试面试自然都不是问题。
一周后,两个人都合格了,然后便各自回家开始查体、办手续、准备衣物,为出国做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