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皇上见仇人(2/2)
妇人目光瞬间涣散,有一种哀切的味道,她哑着声说:“青城山被围起来了,去不了,东西也就喂了那些打仗的。”
“那为何不逃难去其他地方,或者去衢州?”顾绪之问。
妇人道:“孩子小,走不了那么远,这仗打的啊,说不定就会死在路上,衢州啊,听说老弱妇孺……”
“娘,我饿了。”
“再忍忍,娘再去找找,我们先回去喝些水。”
民不聊生的景象他早知道,但知道与亲眼看见终究是不一样,伸手要食物给顾绪之了一个很大冲击,从离开乞要之地后他就一直一声不吭。
就连简书地挖苦也似耳旁风。
简书似乎并不善解人意,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不是觉得难受了,你的子民在挨饿。我曾经说过了,你若处死我,不出三年……”
“是啊!简将军骁勇善战,无恶不做。”顾绪之剜看着简书道,“为何晋国不安置流民?”
“还能有什么原因,”简书轻描淡写道,“只因为你还没死,头颅还未挂于城墙之上。你的命可值钱得很呢。”
简书说完话后便从怀里拿出一个布袋,递给顾绪之道:“吃吧,不然我怕你晕在路上。”
“……”简书有吃的?!
顾绪之接过布袋,打开一看——炒米。
昨晚他明明说了自己没吃的,而刚才……
顾绪之将布袋狠狠地摔在地上,“你骗我没关系,但为何见死不救,那还是一个孩子。”
简书眉目一挑,失去了往日对顾绪之的耐心
他蹙眉冷冷地说:“皇上一向视人命为草芥,怎么忽然在乎起一个饥饿的孩子了,”
简书拾起地上的布袋,拍了拍尘土说,“还是路上遇见的流民成了你亡国的痛?给你吃就吃,别敬酒不吃吃
罚酒,现在你先吃也没有,你就饿着。”
如此,顾绪之也知道触怒了简书,但他更在意简书说得亡国之痛,他怒目圆睁地看着简书说,“若不是你中饱私囊,结党营私……亡国只因有你这等奸佞之臣。”
顾绪之心中不服。
……简子俞,你凭什么教训我,凭什么。
为什么处死……你还不清楚?!
简书咬着唇愣了半晌,最后道了一句“狗屁”结束了不愉快地谈话。
谈话,不,是再一次的争吵。
武都城外有一处村落,他们本来寻了一处破烂屋休息,吵了一架后简书与顾绪之俩人相看不顺眼,顾绪之便出了破屋。
这地方满目疮痍,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像是幽魂游荡,却又像是体察民情一般。
顾绪之双手背负,一脚一脚踩在地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每一脚都像是踩在刀山火海上,脚疼,心里更难受。
田间农作物早就没有了,放眼望去四处都乱糟糟的,垮塌,破损的屋……稍微好一点的房里面不是小孩就是老人、妇人。
顾绪之最后竟然又瞧见了向他乞讨的妇人,妇人身边的孩子抓着母亲的褴褛的衣角,目光灼灼的望着他。
顾绪之与孩童对视,仿佛读懂了孩子眼中的话语,忽然他逃一般地跑开了——他没食物;看见这些挨饿的人,的确增加了他的亡国之痛。
……倘若云国兵强,那么这里会是一副幅萋萋然的景象,而不是饿殍遍野。
顾绪之回到破屋,见简书坐在一根快要掉下的房梁下,捡着一颗小石头在手里左右捣腾、丢掷来去。
他第一次自己主动坐在简书旁边,着实想问一句,为什么非要谋逆,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怎么还不满足。
可话在嘴里饶了半天,他只向简书伸出手,“米给我。”
“没了,”简书嗤笑一声,“我吃了。”
顾绪之满眼惊疑、震怒但在爆发的瞬间他又平息了,用一种非常平和的语气道:“简书啊!我一直想不明白你为什么总是喜欢满口胡言,可今儿我想明白来,那是因为你心肠硬、歹毒,就像当初的传言一样。”
简书敛回玩味笑意,脸冷到了冰点,眼睛也散出冷光。
传言?
传言!!
简书腾地站起身,在屋门前使劲踹了一脚那摇摇欲坠的门。
一阵尘土扬出,从房顶飘散下来,仿似在预告一场即将开始的硝烟。
他冷冷地盯着顾绪之道:“长安,你还记着传言,你和他们一样也信传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