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2)
“你看的是电子版的吧,上面我确实还未署名。”菇梁回避杜蘅的直击球,报以一笑。
在又问了两个共同问题之后,面试告一段落。
“今天所有的人都面试完了。我还是一样,先听听大家的看法。”菇梁看看左右。安然因为紧急情况需要处理已经先走了。
周韩说:“这次主要招创意总监,管海报这块。虽然AIME已经发行了有一年多,但人手一直精简。所以,这次放出了一个岗位,秉着有潜力的人就吸收进来的原则。不过,我觉得来面试的人中确实也大部分并不……大咖。”
“有没有你觉得还不错的?”菇梁问。
“最后面的那个,王雅雯。”周韩讲,“我们AIME来不及培养自己的人才,基本我们几个也是从其他地方挖来的。绮丽是我的老东家,所以比较熟悉。Sophie是个非常厉害的主,她从不亲自策划,但是判断和鉴赏很准。从王雅雯的简历里看,她在Sophie底下干了快五年,应该是个实干派的编辑。”
“周韩的观点我同意。Tim你说呢?”
Tim想了想,“我跟周韩的路线不太一样,是被小向拖来做编辑的。可能看问题角度有点不同。王雅雯是Sophie一手培育的,所以很熟悉绮丽那一套。因此也会有很重的绮丽烙印。周韩负责的美妆版块还是以产品为支撑的,可能不明显。如果王雅雯来AIME,负责的是海报和封面,是个需要具有AIME自己特色的地方。会不会让读者看着AIME的封面觉得变成了又一个绮丽呢?”Tim停顿了一下,“当然,也可能王雅雯会做一个改变也不一定,全看她的资质。”
菇梁做了点笔记,“这点也是需要考虑。那Tim你今天有觉得不错的人吗?”
“也是最后那个,杜蘅。我觉得她不错。”
菇梁玩笑道:“包庇差你那么多届的师妹?”
周韩:“这点我看Tim恐怕还不至于。他虽然嘴上爱开玩笑,骨子里可是眼高于顶。”
Tim补充:“其实这个杜蘅,我早就听说过。大概去年,我在春夏时装周采访,顺便回去看了看学校教授。他桌上有本《Marie Claire》,我看到其中几篇文章很赞。教授说这是今年我们学校去《Marie Claire》实习的学生 Chloe Du,她在创意总监手下实习了一年,也策划了很多很棒的选题。当时已经拿到了推荐信,在第五大道找份工作肯定没问题。没想到她回国了。”
“经历是不错,但我觉得创意总监她还不太够格。”菇梁看着杜蘅的简历。
Tim接口道:“主编,在《Marie Claire》美国版干过一年,她的实战经验可能比这里的一般编辑还多。当创意总监还需要打磨,但我希望能把她纳入AIME。当然如果你们不要,我也绝对会给她推荐其他工作的。”
菇梁点点头,“周韩,你看呢?”
“虽然受不了某校校友在AIME里横行霸道的样子,但这姑娘我也挺看好的。她可以变成AIME自己培养成长的人才。菇梁,不如我们让这两位都进来,先试用期看看她们表现,然后可以挖掘所长一起共事。”
“好。”菇梁合上文件夹,若有所思。
完成了大事之后一放松下来,杜蘅就觉得自己饿了。她看了看这块中心商业区附近的各种甜点咖啡店,觉得还是想在冷气十足的店里吃一碗咸咸的热气腾腾的中式面。
印象里好像穿过这后面的公园就有一家面店。她默默地以散步般地速度走过去。
不时有梧桐树叶遮住了直射下来的太阳,斑斑驳驳。这种天气里,裙摆从膝盖边拂起会有一点凉风,很舒服。
突然间,杜蘅想起了徐峄。也是在这样的初夏,自己第一次看到他。那时刚刚高考结束,爸爸领着他到家里来。
徐峄那会儿应该是刚刚工作,穿着不合身的银行制服,脸上挂满青涩。进门后连拖鞋都换,对着爸爸连声道歉。
杜蘅已经在考后狂欢中的漫画、电视剧里浸泡了好几天。她只是出房间拿杯可乐,然后就在走廊看到他坐在沙发上的背影。汗从发梢流进了他的衬衫里。
杜蘅觉得他跟自己所认识的男性都不一样。不是周围穿着校服开着幼稚玩笑的轻浮男生,也不是那些和爸爸一样年纪,笑容背后猜不透在想什么的叔叔。
杜蘅想:有些人只有一个背影,就会让人惦念。无论后来出国看过了多少分分合合,周围的男女们排列组合,徐峄是会一直在这里的。他就安静地坐在客厅的沙发,让杜蘅一伸手就可以触到。
如此紧张青葱的徐峄,她看到过。无论面貌如何改变,气质成长成熟,但那年夏天的徐峄被杜蘅独家珍藏。
接到徐峄的电话时,杜蘅刚好吃完了一碗黄鱼煨面。徐峄来短信说带她去吃下午茶,杜蘅觉得吃完咸的自然应该吃点甜的。就无视自己已经喂饱的肚子,屁颠颠地去了。
到达店里后,她倒是比徐峄还早。杜蘅选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点忐忑起来。
她摸出小镜子,检查一下吃了碗面之后,脸上有没有冒油。还好今天面试没有穿得太素色。又叫了服务员,要了杯柠檬冰茶,一口口抿了起来。
当徐峄到达之后,杜蘅透过玻璃远远地看着他走过来。他穿着件水蓝色衬衫,黑色长裤。几年的时间徐峄的身材好像有长开了些,没有以前那么瘦弱了。虽然回国那天两人已经见过,但是当时徐峄送她回家后就去上班了,所以杜蘅还来得及好好注视一番他。
如今的徐峄已经是完全成熟的金融男的模样。从那个沙发上的午后到今天,两人虽然谈着恋爱,面对面相处的时间却并不多。好像大家总是在视频和短信里见面。
远距离的恋爱啊,杜蘅想,现在终于熬到头了。她默默地开心。
徐峄一进门就看到了杜蘅,他拉开椅子说:“上海的晚高峰好像开始得越来越早。到了多久?”
“刚到啦,你今天那么早下班?”
“正好下午去客户那里,就提前下班了。”徐峄招来服务员。“阿蘅,喝什么?咖啡?”
“有其它的吗?”杜蘅翻起菜单。
“小姐,我们这里咖啡是招牌特色,你可以试试看。”服务员建议道。
徐峄说:“我来过几次,确实不错。”
杜蘅合上菜单,“好啊,那就来杯拿铁吧。多奶多糖。谢谢。”
徐峄点了杯卡布奇诺。
“今天面试怎么样?”
杜蘅想起这个,激动道:“你知道我今天看到了谁吗?”
送到嘴边的杯子一顿,“谁?”
“菇梁啊!我都不知道她竟然跳槽去AIME当主编,她都没跟我说。怪不得前两天姨妈还打电话来跟我妈抱怨菇梁任性,擅自换工作。”
“那你面试肯定没问题了。”
杜蘅愣了愣,她原本只是惊讶于一直做政治新闻混迹于报刊业的菇梁会转投时尚杂志门下,除了惊叹之外还没想过这个方面。
现在被徐峄一提,杜蘅考虑了一下这种可能,然后否决道:“不会的。菇梁虽然比我早工作很多年,她可能会给我点招聘的信息,但不是会把自己妹妹直接拉进录取名单的那种人。这点我绝对了解。”
徐峄看着她,她的脸上挂着笃定,在这笃定之下是一股对自己资本认识清晰的底气。她可以刚刚毕业就去争取别人工作几年才敢伸出手的岗位。甚至她的不屑于用的人际关系,也是其他人从蔑视到珍视却也得不到的东西,包括徐峄自己。
徐峄忽然生出一股破坏欲,如果弄脏她骄傲的羽毛会怎么样,当然自己也有私心。
“可是,你了解菇梁不一定别人了解。更何况她刚进AIME,根基未牢。如果你进了AIME,肯定会让周围有许多风言风语。”
杜蘅却觉得徐峄担心的都是细枝末节:“大家都是来工作的,只要自己的工作出彩,那别人也无话可说。如果胜任不了,即使有个主编姐姐,我自己也不会有脸待下去的。”
“反正这只是第一家投的简历,何必非要在这家杂志社吊死。不如再找找看其他的机会?”
“但我对《AIME》有所接触后发现,我确实非常喜欢这家杂志。甚至现在很期待能在那里工作。这种感觉不是另投一份简历就轻易找到的。”
徐峄不置可否,杜蘅只能低下头不说话。
初夏的夕阳并不一定让人觉得可爱,穿过玻璃照到人身上的时候反而多了不必要的热度和光亮。譬如那些赶着晚高峰被挤成地铁罐头的可怜人儿,又譬如咖啡店里这对自己没察觉到的情侣。
杜蘅本来是准备在晚上兴冲冲打电话质问菇梁的,可是在听了徐峄的看法之后她反而不想打这通电话。好像有点赌气。
杜蘅觉得自己进入不了徐峄的想法,可能他已经在职场里打滚了几年看过许多不同的人和事情吧。可是,杜蘅又隐隐觉得徐峄的改变不止于此。她想还是不要再想下去了。反正,现在远距离恋爱结束,他们很快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但,原来是什么样子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