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2)
老仆在前面引路,回顾笑道:“客人莫怪,我家主人一贯不会如此失礼,只是近来家中有些烦恼事……怠慢之处还望海涵一二。”
少年人心中一动,却不好直截了当地相询,于是问起这家主人如何称呼。老仆健谈,言道主人家姓莫,先辈迁徙至此,喜好山林清净,在此落地生根。
老汉笑道:“还未问过两位公子是打哪儿来……听闻那西边那崖上住着修道的仙人,不知客人可从那儿经过?”
小寒脚步微顿,答道:“不曾,我等在山中迷了路,耗费了许久才出得林子。”
老汉连连点头,“难怪如此。听闻前面的山林是有些古怪,听说是不愿让人扰了清净这才施了法。要说这一带的山头,除了莫家祖辈置下的这块地,其他据说都是山崖上的大仙们的产业,从这往东南的十几里地的猎户渔民,靠着山水吃饭,都算是他们的佃农。听闻修道的人和善,常年不收租子,从那山崖上下来的人,路过村子都会受到村民款待,少有投宿到敝庄上的。”
少年暗道:只怕修仙界的人,没有回说危楼宗主是个和善人的。随口问道:
“这么说,老伯不曾见过那山上下来的人了?”
“那山上都是修道之人,我家主人却是信佛的,素来没有来往……”
小寒想说天下修道的又不见得都是道士,然而想起身旁这人的师门出身,把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后院的家眷都歇下了,不似前院灯火明亮,只留了廊灯,在风中明明灭灭。行经半路,忽见西面一处抱厦前有火光闪动,老仆一惊,提着灯笼上前高声问:“何人?”
火光又是一闪,不多时,有人缓步而出,老仆举起灯笼一照,连忙放下,“东家,怎孤身在此?”
莫老庄主瞧着有半百之年,穿着打扮一如有几分富态的乡绅,但在灯火映照下,明显可见脸色疲倦,眉宇之间有着挥之不去郁色。
小寒与沐兰泽跟着老仆上前见过莫庄主时,忽然瞧见半掩的门内,火盆中的纸钱还未燃尽。
他倏地停下了脚步,目光稍转,蓦地瞧见门旁的墙上悬着一张帖子,散出莹莹光泽,上面写着的皆是梵文。
小寒一眼扫过,讶然道:“这是出自隐寺的心经。”
“好眼力。”
莫庄主的目光落在小寒身上,不住地打量着,欲言又止。老仆上前禀明二人借宿之事,莫庄主沉吟片刻,让领着二人去东院歇息,又对二人言道:“天色已晚,贵客好生歇息,明日定要让小老儿做东,设宴款待,不然于心难安。”
主人家果然是好客之人,二人却之不恭,当下谢过了。
到客房安置后,更深露重,小寒却半点睡意也无。一连推演了数回,始终眉头紧锁。
最后长吁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何必心急呢,瞧着庄主的神情,分明是有事相求,只怕是难以启齿之事,一时决断难下。明儿宴后,必见分晓。等着他直言相告,岂不是更好?”
话虽如此,却始终心绪不定。自从十三岁修习心眼以后,心境从未出过此等征兆,让人坐立难安。
沐兰泽躺在榻上,双手枕在脑后,瞧着少年的背影,悠然道:“今晚月色很好。”
仍在冥想中的人,没有理会他。
沐兰泽一笑:“那头骡子,你为何出山前当真放了呢?”
小寒一怔,目光缓缓落到他脸上,仿佛思索了一瞬才明白过来他在说什么,低声道:
“不然呢,少爷我还能真骑头骡子赶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