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2)
人、鬼、妖、仙、神、魔,六界一说自古相传,但神魔从来只在太古传说之中。
少年仿佛想到了什么很不舒服的东西,脸色忽然苍白。下一个瞬间,神色陡然变得坚毅了起来,伸手推开了院门。
阳光照进了院落,悬于院内的心经上的金字熠熠生辉。小寒走上前仔细端详,昨夜不过匆匆一瞥,此刻仔仔细细、从头到尾,将每一个字都刻在了心上。
莫家小姐的闺阁很是精致,看得出每天都有人仔细打扫,瞧不出主人已不在多日的模样。
眼前忽然闪过了昨夜的几点零星火光,孤苦老者在此祭奠亡女的情景。
小寒轻声问:“有人为你烧过纸钱吗?”
沐兰泽愣了一下,才确认这话是问他的,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含糊应道:
“应该有吧,”清扬道观中的同门,虽无深交,但平时相处还算和睦,总不至太过吝啬才对。
“不过我却没有受用到。”
后一句自是玩笑,不过也是不假,他魂魄未入地府,如何用得上冥钱?
小寒却不知道在想什么,一个人静静出神。
忽而内堂有说话声传来,循声而去,是一位梳着双髻的丫头,在佛龛前供花,浑然不知这院落里还另有他人在,口中念念有词:
“菩萨保佑小姐安然无恙……和姑爷早日归来……”
“你家小姐和姑爷去了何处?”一个声音从背后蓦然想起,惊得少女险些打翻了供瓶。
转身看去,是两个陌生的青年,心慌之余倒是想起了清早听闻的有两人到庄上投宿之事,慌忙分说:
“小婢胡言乱语,两位公子切莫当真,我家小姐还未婚嫁,何,何来的姑爷?”
小寒瞧这丫头像是莫家小姐的贴身侍婢,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是否隐瞒了何事。
“听闻你家小姐的婚期已定,那自是会有姑爷了。”
“不、不是的,外头的流言蜚语,万万不可当真!”
“流言?”
那丫头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正待分说,阁楼上传来一声咳嗽声,一个年迈苍老的声音在问:“清瑶,在和谁人说话?”
随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脚步声缓缓而下,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下楼来,满脸愁容,瞧见两位青年不由一愣。
听过二人一番解释与告罪,得知是老爷带过来的贵客,老妇人忙道:“不妨事,这院子本是我家小姐的居所,她人不在家中,算不得冲撞。”
小寒的目光略过那名垂手而立的侍女,“方才庄主提过,贵府千金被接往外祖家待嫁……”
老妇人的脸色黯淡了下去,“小姐与夫人一样体弱多病,是我看着长大的,如今小姐身边不知可有贴心的人伺候,若得老爷应允,真想出府寻……追随小姐进京去。”
清瑶立在一旁,目光盈盈,“清瑶……清瑶也想同去。”
“胡闹。”
小寒这一声出口,瞧着噤声的二人,才想起面前有年长之人,不可当无知孩童一样呼喝,一时略觉尴尬,有些话就说不下去了。
沐兰泽在一旁接过话头:“你家小姐既被外祖家接去,自是万事妥当周全,即便要迎回家来,莫家上下数十家丁,莫庄主交游广阔,何需你二人奔波寻人,留在庄上静候便是。”
老妇自知方才失态,喏喏称是,唤作“清瑶”的丫头则咬住嘴唇低下头去。
待到二人离开时,那丫头追出来相送,欲言又止。
沐兰泽温言问道:“你的名字是莫家小姐起的吗?”
她茫然地摇了摇头,“清瑶是我的闺名,爹爹为我起的,庄主与小姐不曾令我改了名字。”
“名字不俗,令尊倒是个风雅之士。”
清瑶低声道:“爹爹一心寻仙问道,在我幼时就抛下妻女,前往仙山拜师,一去不回。”
沐兰泽起先搭话,是知她有话想讲却犹豫未决,蓦然听了这话倒是一时无言。
待到送二人踏出院门时,小寒站定了,转头看向清瑶,问:“府上近日传出什么流言了?”
清瑶有些心不在焉,闻言愣了片刻,终是下定了决心,匆匆四下望了下,低声道:“这些日子外面有许多风言风语,说是小姐与陈家公子私奔了。都是那些嚼舌头的妇人,说在渡口瞧见过小姐的身影,又听闻陈公子也离家了,才编造出那些不能入耳的话来……可是小姐与陈公子婚期将近,何须私奔?明明是……”
少女情绪略显激烈,喘息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小姐、小姐离家后,陈公子来过庄上,问过几句后,眉头紧锁地离开了,我晓得,他是想去京城寻小姐……”她话语稍顿,痴痴地想,那人可是寻到了小姐?
“我、我只盼着他、他与小姐都能平安……”话出口方觉失言,当下满面通红地匆匆行了一礼,转身就跑了。
少女心事,柔肠百结,小寒却是一无所知,而沐兰泽比他多活了十年,也不过是在道士堆里厮混了十年,又能明白到哪去。
辞别主人家离开庄子,向东行去,小寒一路上心事重重。
少年一腔热血孤勇,为的是抹平人间的不平事,为世人分忧解难,可他引以自傲的推演之术,头一回一筹莫展。莫庄的人虽然不曾托付他们解局,此事的扑朔迷离却始终压在他心上挥之不去。
直到行到水流之处,忽然听得河畔一阵喧哗。
一位打扮古怪的小个子行脚商,正在上蹿下跳地兜卖着货物,一眼望去,分外眼熟。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