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谁的脸皮厚(2/2)
他想了想,看周围没有人,问:“你要扶持他做皇帝么?”
江为锦:“我一个书生,哪有那样的本事。皇宫的人,心计权谋,都远在我之上,我只是尽我所能,帮七皇子做些事情罢了。”
至于七皇子是真心想帮太子,还是也自己想做皇帝。江为锦并不关心。
他说:“你看天下这么大,有大梁,有倭寇,有北氓,还有你们域阆。这么多的人,兴亡盛衰的,其实远不是一个大梁皇帝能左右的了的。我自然也不能,我又懒又馋,才不想管别人的事情,我就想自己能好好活着,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安安心心地当我的败家子,也就不枉费在这世上走一遭了。”
自古以来,没出息的人到处都是。但把没出息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陆卿还是第一次见。
可是。
“你既然这么想,为什么还和七皇子走的那么近,为什么不远离皇宫?你真心如此,就应该回到江府,老老实实地读书也好,去南方休养也好,总比待在京城强。”
为什么呢。
陆卿转过脸来瞧他。
你为了什么呢。
“到祝府了。”
祝天冬身居要职,家里却简朴的很。只是在中堂支了个长桌,饭菜还都是祝夫人亲自下厨做的。因为陆卿也在,还特意做了雪狸肉拌素蕨,说是塞外名菜。
陆卿看着雪狸骨头上死不瞑目眼珠子:“。。。。。。”
祝天冬一身家居服:“坐,坐。”
江为锦少爷身子少爷命,挑嘴的很,筷子悬在上空迟迟下不去,好在祝天冬请他来本来也就不是为了吃饭的。
丫鬟从里面拿了两幅卷轴出来,祝天冬说:“江小侄,你来看看。”
一副是《夜宴图》,一副是《上造天宫图》。
江为锦摸不清祝天冬的意思,只能点头说好。
陆卿站在一旁,祝天冬问他:“如何?”
陆卿指着《上造天宫图》:“”这个好些。
“怎么说?”
“画的都能看清脸。”
江为锦:“。。。。。。”
祝天冬这个死老头子心里素质十分强悍,听陆卿这么说,脸色丝毫不改:“有道理,有道理。江小侄觉得呢?”
“《夜宴图》好些。有当年方傮的风范。”
祝天冬:“就是仿的方傮的画。可惜方傮年纪轻轻,只留下了几幅遗作就离世了。当今天下,南北两端,南有方傮,北有韩光,可惜都。。。。。。唉。”
韩光,也就是江为锦的老师,韩从郸。
方傮和韩从郸都是名声满天下,但方傮强在画工,韩从郸诗词一绝,隐隐有压过方傮的走势。方傮逝世之后,韩从郸更是一呼百应,已经是一字难求,天下学子的典范。
可是。。。。。。
话说到这里,江为锦已经能猜到祝天冬的目的了。
大梁尚文,以文治天下。
当年皇帝一意孤行,让韩从郸惨死在诏狱,险些引起学子霍乱。一晃五年过去,韩从郸的画像虽然从学堂撤下,也无人敢提起他,但他的书稿和诗词依然在民间流传。江为锦记得,今年文状元游街的时候,还被人评价:“不若韩光”,可见韩从郸的影响之广了。
可皇帝不希望这样。
韩从郸生前就在推举的“晋科科举”被废除后,文坛萎靡不振,再没有一个像韩从郸那样的头领人物出现。皇帝大怒,这一怒可就是要掉脑袋的,人人自危之下,祝天冬察言观色,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江为锦。
虽然现在是大梁第一败家子,但好歹也是韩从郸的爱徒。
是被韩从郸一力举荐,弱冠之年就写出《文亭游历》的神童啊!
都是人精,也没必要装傻。
祝天冬点到为止,招招手就让丫鬟送进来一个人。
还很面熟。几个月前还在京城茶馆里见过的。
“这位姑娘江小侄还记得吧?
江为锦:“呵呵。”当然记得。当时这小姑娘被人调戏,江为锦出手相助,还给了她银钱让她回江西老家。
“这姑娘深情一片,对江小侄念念不忘啊。老夫年纪大了,看不得这些情情爱爱的,只能厚着脸皮把她带来,让你见一见。江小侄怜香惜玉,想必也不忍心让她失望的。”
江为锦心里骂娘。
老狐狸真是厉害。
软硬兼施。既能不要脸忽悠,还能弯下腰招揽,难怪能在朝堂屹立这么多年还不倒。
小姑娘走过来,泪眼盈盈。
江为锦:“。。。。。。我不喜欢女人的。”
比脸皮厚,江公子还没怕过别人咧!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