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2/2)
苏崇光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微微抬起下巴,不慌不忙的等着领头人的回答。
底下炸成一锅粥,他们没想到,只过了一个月,海宁州居然来了个厉害小子护着,让他们进犯不得。倘若不答应他,日后没有蔬果粮食,一两月尚且过得去,时日久了,怕是难以为继,戎族出生于苦寒之地,只有在夏天,高山上才能生长出些草,他们只能趁那一两个月尽量割一些草,等待漫长冬日的到来,牛羊都很瘦,地里长不出粮食,海宁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一个能生产粮食的地方,若是真的再也入不了城,那真是自取灭亡。
领头人的确做不了主,他朝苏崇光喊道:“我需要回去与首领商量,明日辰时再来。”说着就要走,苏崇光叫住他:“慢着,带走这个。”
他将事先拟好的盟约抛了下去,领头人稳稳接住,草草扫了一眼,合上卷,甩袖而去。一众人也跟着鱼贯而走。
州府的鼓声长擂,示意戎族已走,可自由外出。
藏了两日的奚悲,挂着结了痂的伤出现在了长吏面前,长吏见他这副模样,猜到他定是又与戎族发生了争斗,心里又增添了些许愧疚,总觉得对不住他。
他咧着嘴对苏崇光笑,乐呵呵道:“先生,你真厉害,当真把他们打跑了。”
熹微道:“是根本没打,他们就跑了。这下看他们还敢不敢来抢我们的粮食。”
苏崇光依然不喜在众人簇拥下说些什么,立在旁边,看不出情绪。
长吏怕这两个小子闹着他,轰开那俩人:“去去去,一边玩泥巴去,先生劳顿,需要休息。”奚悲和熹微扁扁嘴,满脸的不高兴。
苏崇光轻轻道了声:“无妨。”
奚悲隐约喜欢上了苏崇光这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稳重,明明也是一个少年,却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气场,他很想跟着他学医,哪怕他不肯教他医术,教他读书也行。
长吏与苏崇光回到州府内,商讨若谈判失败的对策。
奚悲拉着熹微,上了海宁州的城楼。
眼前的海宁州,突然就不一样了,突然就有了生气,河边的杨树长得枝繁叶茂,活分的很。驽江水流经的地方,显得静谧而美好,鸟叫也变得好听了。
奚悲道:“熹微,你有没有觉得海宁州变了?”
熹微点点头。
“我想跟着先生学习医术,哪怕他不肯教我,我也愿意跟着他。”奚悲道。
熹微道:“嗯,先生确实很有方法。虽然话少,可他每一句都掷地有声,让人无可辩驳。你若跟着他,那我也要跟着他。”
奚悲道:“你跟着干什么,你就喜欢给人下毒。”
熹微不悦,道:“凭什么就许你跟着,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先生。”
“那说好了,若是先生同意,你要叫我师兄。”奚悲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似的。
熹微戳穿他:“先生还没同意了,你可别做梦了。”
少年人的打闹声被拉长,今日海宁州的落日格外的圆。
第二日,领头人如约而至,苏崇光早早候在城楼上,居高临下,目光凌冽,给人不怒自威的压迫之感。
那人带着苏崇光昨日抛下的卷轴,朝他喊道:“我们首领同意了,但希望海宁按照约定,每半月供给戎族五车新鲜蔬果,戎族永不来犯。”说完,长吏从城楼用绳子吊着一个小篮子,让领头人将盟书放在篮子里拉了上来,递给了苏崇光。
苏崇光却没接,道了句:“长吏大人保管便是。”
转而向城楼下那人道:“希望戎族信守盟约,保两族永世交好。”
那人将手握成拳,曲着小臂,在胸前叩了两下,苏崇光会意地点点头,转身下了城楼。
从此之后,戎族人再也没有入侵过海宁。
海宁州百姓听说了这等喜事,纷纷提着自家最珍贵的稀罕物,苹果、鸡蛋,还有提着自己家的母鸡的,浩浩荡荡赶去州府,州府外被围得水泄不通。
“长吏大人,您快出去看看吧,外面被围起来了。”进门的将士本例行出门巡视,却被堵得出不了门,只好折回来,请长吏大人做主。
长吏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请了苏崇光一齐出门,州民见梁长吏出来,激动地围上去。
见此情形,苏崇光转身往里走去,他实在不适应人多的地方。
州民见他走了,着了急,之前听到那几个奚悲熹微那俩小儿总唤他先生,州民七嘴八舌,朝他喊道:“先生别走,我们是专程过来道谢的。”
“是啊先生,您先别走,我们是来谢谢先生,您是海宁州的恩人呐。”
“先生别走,我们希望你留下来。”
苏崇光递给梁长吏一个眼神,他迅速会意,将士使出吃奶的劲儿挤出人群,敲响州府前的铜鼓。
铜鼓的震慑使他们他们快速安静下来,长吏道:“各位父老乡亲,先生是个医师,行侠仗义。各位将带来的这些东西带回去,该种地的种地,该养鸡的养鸡,让我们海宁州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就算是报答了先生的恩情。先生不喜人多,心领了乡亲们的心意,大家快回去吧。”
“不,我们想见见先生。”
“或者你告诉我们先生叫什么名字,我们给他建个庙,日夜烧香祭拜。”
“你这说的什么话,又不是死了,祭拜什么,应该是求佛祖保佑他。”
长吏被吵得没了法子,只好进了内堂,又请了苏崇光出来,道:“先生,您就简单说两句吧。”
众人默契的安静下来,苏崇光缓缓开口道:“各位乡亲,我自寻壑而来,医师之命,救死扶伤,乃天命,力所能及之事,还请不要太过挂怀。”
众人还想让他再说些什么,苏崇光被人群注视着,立在原地,也没着急退回去。
长吏发话道:“都听到了吧,快回去吧。”
众人依依不舍地相继离去。
解决完这一桩事,初夏已至。
苏崇光在此地逗留已久,被梁长吏留了几日,眼下着实该走了。
奚悲缠着他道:“先生,奚悲想跟着你学习医术,救死扶伤,熹微也是,我们俩愿意跟着先生。”
熹微跟在旁边,老实巴交地点头应和。
“我居无定所,眼下海宁局势稳定,你们应该留在此处。”苏崇光拒绝道。
“居无定所我们也愿意跟着先生,先生去哪,我们就去哪。您若是不让我们跟着,我们就,我们就。。。。。。”奚悲说得着急,又觉得这种威胁没用,一时语塞。
“我们就偷偷跟着你。”熹微补充道。
苏崇光头疼不已,真心实意地说出内心的担忧:“奚悲,熹微,我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归属,也没有能力照顾你们。”
“我们不需要照顾,我们会照顾先生。”奚悲、熹微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苏崇光还是不肯道:“可。。。。。。”
熹微道:“先生不带我们走,那我们也不呆在海宁,我们也像先生一样,四海为家,浪迹天涯。”
苏崇光:。。。。。。他怎么有种被威胁的感觉呢?
若是他带着这两个少年一起上路,恐怕诸多不便,但眼下又摆脱不得,长吏对他们已然放任自流,不带着又唯恐他俩当真做出什么惊人之举,遇到什么危险。
赶鸭子上架,苏崇光只得遂了他们的意愿,带着二人继续他的流浪。
两人心满意足,跟着苏崇光,从海宁出发,沿着驽江,向东而去。
平沙莽莽黄入天抛诸身后。
木桥上,奚悲得意地命令熹微道:“熹微,叫师兄。”
※※※※※※※※※※※※※※※※※※※※
预计最多还剩下两章,就可以接续到第一章,回到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