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贪念(2/2)
灯光下霍老汉眼睛扫过左缺,无意中发现他手里的石头有些发黄。
“小哥儿,您这石头,能给我看看吗?”
霍老汉细细摸索这石头,又凑在灯下细看,敲敲。
“小哥儿,您这石头,有大些的吗?”
“哦,倒是有,要多大?”
“半尺一尺的就够用。”
“有什么用?”
“老汉我年轻时候,仗着这点木工手艺,跟人去过州里一次,在一个大户人家,做书房里的家具。正赶上那家老爷,采购了一批砚台到家,一起到的还有些带颜色的石头,我们在干活的时候,听到那家人说话,据说这种石头,也要几十两银子一块,当时可把我吓了一跳,还细细的看了摸了。现在我看您这石头,和那做砚台的石头差不多……您要有大一些的话,老汉能帮您去问一下。”
就这样,转过天来,那左缺竟然拿出了一方砚台,颜色青白,造型周正古朴,雕饰浑成,也不知道这一夜间他是怎么搞出来的。
霍老汉没有多问,带上砚台,潘娘子送他到山脚。
过了几天,霍老汉让大儿子霍大壮,去乡里找到熟人带着,去了嶲州府,心想着去那人多的地方,或许容易卖出去,也能卖个好价钱。
谁知道这一去,却就此引出一段祸事来。
霍大壮到了嶲州,直接去了当年霍老汉做工的富贵人家,找到认识霍老汉的下人,最后带回了二百两银子,潘娘子硬是留给了霍家父子二十两银子,皆大欢喜。
以后潘娘子再下山购物,就走到霍老汉家歇着,由霍婆婆跑腿,免得一个妇人家独来独往,再遇到什么事情。
一来二去,得知这潘娘子单名一个芝字。另外有件奇怪的事情,左缺夫妇住那个地方,别的村民却说根本没有那么个茅屋。霍老汉回想起来,暗暗称奇,在村民们问的时候,也就含糊带过。
这样平安无事过了三个月,某天乡里的大里正胡风突然来到霍老汉家中,直接放下二百两黄金,点名要上次那样的砚台,十块。
“老汉,听说你和做砚台那人熟悉,这下你交好运了,要能把这件事办成,好处少不了你的!”
霍老汉早被金子闪花了眼,心里却还明白:“里正大人,咋……要这么多呢?”
胡风笑呵呵的说道:“就跟你说个明白,你儿子上次送去的砚台被某位贵人看上了,贵人说这砚台做的不错,要采购一些,送给亲朋好友。”
其实胡风有些话没说,嶲州府那贵人,一级级的把命令传到他这里,特意嘱咐不要张扬,所以低调行事,出价也算公允。长期的打算,是把这砚台的货源,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当然看得出来,这砚台乃是新制的,而胡风打听之后反馈回去的消息又说,那石头的颜色纹理,似乎在山上见过。
由此一来,大致可以推定——这砚台材料,很可能出自此处,而上次砚台的主人,能采石,能制砚。
世间人追逐名利,贪心不足,于是这祸根就此埋下,而且没有闪躲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