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审中](2/2)
“……是考我的记性!”
薛涛摇头:“却不止如此。”
说完缓缓站起身来,看向窗外:“听你前面所说,必然是喜欢我的诗,如果你喜欢的诗,还背不下来几首的话,那么可见你读书也是不用心的,我也就不用再说。此外,当此急切之间,你脱口而出的,必然是你最喜欢,所以才能最熟悉的一首,以此,可以看出你心境,性情。这,才是我的真意,你明白了么?”
薛成玉眼睛发亮,直愣愣的看着薛涛,随即反应过来,露出惊喜之色:“多谢校书指点,小子明白了——诗……言志……能看出人品性情,那么各人所喜欢的诗,也是这样。是这个道理吗?”
一边的谢自然,这一会儿已是吃了两惊,不错,是两惊。
第一惊是薛涛让薛成玉背诗,其中竟有深意,而且那道理,确实不错。
第二惊就是这薛成玉的悟性了,薛涛一句话说出,他能解释通透——没想到一个急火火的粗汉子,能有这样一个儿子。那么这孩子的娘,多半是个灵秀的。
果然这边薛涛含笑颔首:“嗯,是,这番话,可见你悟性不错,依稀可造。”
谢自然好奇:“成玉,你娘亲,识字读书吗?”
薛成玉脸上满是自豪:“嗯,我娘读的书很多呢!作诗……她说以前作的,现在不了。”
薛涛对谢自然点头一笑,心照不宣。
薛涛又道:“那……你自己的诗,念一首看看。”
薛成玉脸红了:“我自己的……确实写的不好。爹爹说了之后,我也想了,我那些诗……都说不出什么道理,确实……都是白话,都让我撕了,也好久不写了。”
小孩儿抬头问道:“校书,我这样,是不是真的不该读书?”
“那倒未必,前面说过,你悟性不错,但是还有个心性问题。”
谢自然和薛成玉一言不发,用心听这大唐第一才女授课。
薛涛缓步而行,随目四顾:“譬如说我们要写这窗棂,那么就要先想清楚,你要写它什么,可以写它为人遮风挡雨;也可以写它本在深山,就像隐士一样,然后出山;还可以写它经历了人们的……木工改造,历经磨难——这个过程,也就是取志,立意。你懂了吗?”
薛成玉大眼睛满是欣喜:“嗯,懂了!如果光是说它很好看,能开合透亮,那就……没什么意思,就大白话了……”
随后声音小了下去:“我以前写的都这样的。”
薛涛一笑,继续说道:“而这个取志立意,如果是自己真心所作,那么就是出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可见风骨品性。如果是有目的去作诗,那么……”
谢自然听不下去了,开口道:“哎哎哎……”
薛涛正在兴头上被截断,不禁奇道:“怎么了姐姐?”
谢自然指指薛成玉,又指了指自己的头:“太深了……多了……乱。”
薛涛猛醒,点头笑道:“是了,我入心了。”
转头对薛成玉说道:“你先记住这些就好,以后自己慢慢体会。”
薛成玉缓缓点头,显然还在消化薛涛的话。一会儿之后,薛成玉突然问道:“那要是写人呢?”
“写人就要含情,或者写事。无论你怎么比喻,用什么手法,都要有你对那人的……或者感情,或者看法,比如你对他想念,感谢,甚至是批判也行。总之要记住四个字——言之有物,懂吗?否则还是像刚才的窗棂一样,哪怕你把一个人写出花来,那也是浮于表面,再好看也是空洞无神的。”
薛涛停了一会儿,看薛成玉眼光由迷茫慢慢转为清澈,这才又道:“不仅是人,天地间万物都是如此,哪怕你写一只猫,一只狗,必须要有一个着眼的地方。”
“猫狗也能写诗?”
“当然,道理是一样的。”薛涛看向一边趴着的小白狗:“比如你想写这小狗,如果单纯写它好看,那么就下乘了……下乘就是不太好的意思——你还是要找一个你觉得值得说的地方,然后去写,比如它忠心,看家护主,陪你玩解你寂寞等等。”
“那……”薛成玉看了一眼小狗:“那如果它不看家护主……也不知道是不是忠心陪我玩呢?”
这话问的奇怪,谢自然皱眉,心说这孩子怎么还杠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