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贩古售今[穿越]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1/2)

目录

天色已晚, 陈覃予本应回家, 可梁宥朝舍不得与他分开,便要他送自己出城。

在送行的路上,梁宥朝告诉他, 戚将军的军营将于两月之后开拔,前往白龙府。而梁宥朝虽然是奉藩京师的亲王,却因为无功在身,此次需听从戚将军指挥,在泰宁卫随军两年。

“……随军?是要去打仗, 还是去监军?”陈覃予忙问。

梁宥朝不无兴奋地说:“自然是要上阵杀贼!”

陈覃予:“……”

他原本想说“你才十四岁”, 可正如之前他跟皮蛋讨论过的, 梁宥朝身在封建社会,更是王侯将相,年龄从来都不是他的保命符。

因而,陈覃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梁宥朝似乎察觉了他的不喜,笑道:“怎的?六郎可是舍不得孤?”

陈覃予抬眸看向他, 黑漆漆的, 连个轮廓都只能看个大概。他的嘴唇忍不住颤抖着,想说些什么, 却又不知道自己能说些什么。

那毕竟是曾经离陈覃予太过遥远的战争!

——生于和平国家的人,对战争的大部分感受只有观感。战争很可怕, 但因为不会发生在他们的头上,所以恐惧是有限的。

陈覃予知道大夏不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但因为他在相对安全的首都, 战争便依旧离他远远的。可他没有想到,战争不会过来,却会把他喜欢的人带走。

“殿下,跟我说说泰宁卫吧。”

陈覃予无法阻止,但至少,他可以去了解。

泰宁卫,位于大夏白龙府,属于整个奴儿干部司中,少数的汉族人聚居地。其他大部分地区,由女真等异族人在控制。

大夏开国之前,整个奴儿干部司又称金国。后被夏朝开国皇帝打服,自愿并入大夏,成为其一部分。但随着夏朝内乱,女真人勾搭上蒙古人,从泰宁卫、双城卫等地起势,一路打到了广宁卫。

后夏宣宗,也就是梁宥朝的父亲称帝,命李应道率二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地将女真人和蒙古人赶到了外兴安岭。当时联合军的头领铁扎伊不敌李应道将军,再次俯首称臣。

几十年过后,居住在奴儿干部司的女真人、蒙古人再次起了异心,在李应道将军致仕前,他们从外兴安岭、恨古河等地兴兵,一路占领了脱木河卫、木里吉卫,到大兴安岭以东时,总兵力已达十万,其中骑兵八万。

已然七十岁高龄的李应道将军奉夏宣宗令,挂帅出征。谁料,夏宣宗突发疾病告危,太子和三王引发的夺嫡之争弄得朝廷动荡不安。李将军带去的二十万兵马,有十万被内奸害得埋在了大兴安岭的皑皑白雪中,其中包括李应道唯一的儿子和他的两名义子。

剩下十万士卒,愣是在饮雪餐风中,将联合军打回了黑河以北。

之后,夏宣宗驾崩,夏仁宗以太子身份,获李家等五大世族支持,最终继承大统。与其相争的三王,郕王、襄王满门皆斩,楚王被流放至儋州。

眼瞅着朝中内乱逐渐平息,惨胜而归的李应道却不愿再获封赏,只求致仕还乡。

此后,被打回黑河以北的女真、蒙古联军因分赃不均,分裂为两个国家。

去年,女真打败蒙古,占领了半个奴儿干部司,建国后金。他们本应学学大夏朝,先休养生息。然游牧民族不善农耕,受小冰河气候影响,牛羊又被冻死大半。于是去年下元节后,他们率五千骑兵从黑河沿河而下,取道屯河卫,在松花江以北大肆抢掠,让不少汉民流离失所。

当时奉命驻守白龙府的徐图南将军,率一万骑兵前往歼敌,却因为马匹不力,追不上那五千骑兵,让他们满载粮草地逃回了黑河以北。

今年,夏仁宗为防金祸,名戚将军率领五万步兵,三万骑兵,前往白龙府戍边。徐图南将军率军向北,前往木里吉卫驻守。

梁宥朝作为亲王,将带兵三万,协助戚将军守泰宁卫。

听罢,陈覃予的担忧恐惧少了大半。毕竟在梁宥朝的前面,还挡着木里吉卫、福余卫和朵颜卫。尤其是朵颜卫,跟明朝时的朵颜三卫一样,也是由蒙古人驻守。虽然只有两万兵马,却是连隔壁兵强马壮的鞑靼部都不敢轻易来犯的地方。

如此一来,梁宥朝只要不学那明朝时的朱祁镇,非要千里送人头,倒是不用担心。

可看梁宥朝这跃跃欲试的劲头……

陈覃予:“王爷,此去泰宁卫甚远,六郎不能再随时见到你了。你务必要保重己身,平安回来啊!”

梁宥朝笑着凑过来,揽着陈覃予道:“六郎莫怕!不过是几个蛮夷贼,孤手起刀落,便叫他身首异处。”说着,他“嘿嘿”笑了起来,“孤自幼深读军书,此去泰宁卫,必能两年不到,便叫孤之威名响到外兴安岭。”

陈覃予:“……”

行吧,都不好意思吵醒你了。

第二日天一亮,来的人倒是没有昨日那么多,却也有近千人。

陈覃予依照昨日的规矩,给这些人发了号牌,又加写了几百张放在刘风那儿,让他照着序号发放。

做完这一切后,陈覃予让人备车,他准备去顺天府府衙一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